正确答案: C
可塑,中压缩性土
题目: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v[XBzs.gif]如图9-10(Z)所示。
[JZ634_199_1.gif]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m,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T1=1.2s。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XBzi.gif]=14000kN,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31-33(Z)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
[JZ634_221_2.gif]
[JZ634_221_3.gif]
[JZ634_221_1.gif]
试问,第一振型时的基底剪力标准值V10(kN)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13000
解析:1.根据《抗规》第5.1.4条,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XBzmzazx.gif]=0.16;
特征周期T[XBzg.gif]=0.55s;结构自振周期T1=1.2s;
T[XBzg.gif]=0.55s<T1=1.2s<5 T[XBzg.gif]=2.75s,
故地震影响系数为:[JZ634_221_4.gif]
根据《抗规》第5.2.2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振型参与系数为:
[JZ634_221_5.gif]
由结构第一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
[JZ634_221_6.gif]
得基底剪力为:
[JZ634_221_7.gif]
故B最接近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了解程度。
【解题分析】
1.鉴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方法的理解,为减小计算量,一方面,只计算第一振型的基底剪力;另一方面,振型参与系数计算所需参数直接给出。
2.只要熟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方法,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2.基底弯矩:
[JZ634_222_1.gif]
故A最接近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基底弯矩。
【解题分析】
目前,所有地震作用计算均由软件完成,相对地,用手工计算地震作用的机会较少,本题主要使考生理解水平地震作用对结构基底(嵌固端)产生的弯矩的计算方法。
3.根据《抗规》第5.2.2条第2款,三个振型组合产生的基底剪力标准值V[XBEzk.gif]为:
[JZ634_222_2.gif]
故A最接近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确定各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方法。
【解题分析】
随机振动理论分析表明,当结构体系振型密集、两个振型的周期接近时,振型之间耦联明显。在阻尼比为5%时,当相邻振型的周期比为0.85时,耦联系数大约为0.27,采用平方和开方组合SRSS方法进行振型组合的误差不大,可以采用,否则,宜采用完全方根组合CQC方法。
[单选题]某十六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0=19.1N/mm2)。横向地震作用时,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3.8×105kN·m,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XBzw.gif]=1.8×105kN·m。[2007年真题]
[LXL20160215_1_213.gif]
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假如该结构增加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后,总地震倾覆弯矩M0不变,但剪力墙承担的地震倾覆弯矩增长为M[XBzw.gif]=2.0×105kN·m,此时,题中的柱AB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未经调整)则改变为MA=360kN·m。试问,柱AB底部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时,其弯矩设计值(kN·m)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 )
360
[单选题]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正确的是( )。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6条第2款,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高层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10)第3.9.1条第1款,乙类建筑6度时,抗震措施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而位于Ⅳ类场地抗震构造措施也应按7度要求考虑;
根据表3.9.3,7度抗震,H=60m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按二级考虑抗震措施,框架按三级考虑抗震措施;
根据第8.1.3条,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故而框架应按二级考虑抗震措施。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其截面可以简化成工字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8mm,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梁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为40mm。该梁不承受地震作用,不直接承受重复荷载,安全等级为二级。
[JZ634_166_1.gif]
若该梁纵向受拉钢筋A[XBzs.gif]为4[JZ634_145_2.gif]12+3[JZ634_145_2.gif]25,荷载标准组合下截面弯矩值为M[XBzk.gif]=250kN·m,荷载准永久组合下截面弯矩值为M[XBzq.gif]=215kN·m,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JZ634_168_5.gif]=0.861。试问,荷载准永久组合下的短期刚度B[XBzs.gif](×1013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5.3
[单选题]已知简支深梁的跨度、高度如下图所示,梁宽b=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RB335级,竖向和水平向钢筋采用HPB300级,已知跨中弯矩设计值M=3900×106N·mm,支座剪力设计值V=2750×103N。
[LXL20160121_65_1.gif]
梁纵向受拉钢筋A[XBzs.gif]为( )mm2。
3000
解析: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计算如下:
①根据第9.7.1条,由1.15l[XBzn.gif]=1.15×5300=6095mm,l[XBzc.gif] =6000mm,可取梁的计算跨度l0=6000mm;
②根据第9.7.3条,由l0/h=6000/4000=1.5≤2,取a[XBzs.gif]=0.1h=400mm可得,截面有效高度h0=6000-400=5600mm,则:α[XBzd.gif]=0.8+0.04l0/h=0.8+0.04×1.5=0.86;
③令截面受压区高度x=0.2h0=0.2×5600=1120mm,则内力臂为:z=α[XBzd.gif](h0-0.5x)=0.86×(5600-0.5×1120)=4334.0mm;
④已知跨中弯矩设计值M=3900×106N·mm,故可得梁纵向受拉钢筋面积为:A[XBzs.gif]=M/f[XBzy.gif]/z=3900×106/300/4334.0=30002;
⑤根据式(6.2.10-2),则受压区高度为:x=f[XBzy.gif]A[XBzs.gif]/(α1f[XBzc.gif]b)=300×3000/(1.0×14.3×250)=251.7mm;0.2h0=1120mm;配筋率为:ρ=A[XBzs.gif]/b/h=3000/250/4000=0.30%;ρ[XBmin.gif]=0.20%,满足要求。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7.4条,h[XBzw.gif]/b=5600/250=22.4≥6,故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满足:V≤1/60(7+l0/h)β[XBzc.gif]f[XBzc.gif]bh0;已知l0/h=1.5,β[XBzc.gif]=1.0,将数据代入有:
[LXL20160204_1_79.gif]
=2836.17×103N;V=2750×103N(满足要求)由于l0/h;2,故竖向分布钢筋不起作用,构造配置即可,故取竖向分布筋2Φ8@200,配筋率为:ρ[XBsv.gif]=2×50.3/200/250=0.201%;ρ[XBmin.gif]=0.20%;则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
[LXL20160204_1_80.gif],
即可得:[LXL20160204_1_81.gif],
水平分布筋亦可取最小配筋2Φ8@150,配筋率ρ[XBsh.gif]=A[XBsh.gif]/b/s[XBzv.gif]=0.27%;0.25%,满足要求。
[单选题]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何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
解析: 根据《高规》第4.3.2条第3款,A不符合;
根据《高规》第4.3.2条第2款第4.3.3条文说明,B不符合;
根据《高规》第4.3.4条第3款,C符合;
根据《高规》第4.3.4条第2款,D不符合。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规定的了解程度。
【解题分析】
1.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竖向地震作用效用放大明显,因而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在7度(0.15g)时应考虑地震作用,该项规定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新增加条款。
2.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必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但应与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地震作用结果进行比较,取不利的结果进行设计。
3.连体结构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质量、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不规则,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对结构底部剪力、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对构件设计进行适当调整。
4.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最基本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底部剪力法一般只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较均匀的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