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法定继承人
题目: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应当首先由( )用所得遗产清偿债务。
解析:C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代表中国古代法制最高水平的是( )。
《唐律疏议》
解析:解析: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撰写律令,同年完成12篇500条的《永徽律》。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长孙无忌等人又历时一年,完成“律文”的疏议工作,作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并将疏议附于律后,于永徽四年(公元 653年)颁行全国,称为《永徽律疏》。《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永徽律疏》是我国迄今为止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最完备、影响最大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总结了中国历代统治者立法和注律的经验,继承了汉代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和礼律结合的传统,使中国封建法律至此发展到最成熟、最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中国封建立法技术达到最高水平。选项A不正确,《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初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选项C不正确,宋太祖建隆初年,由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等人,主持修律。至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刑统》修成,经太祖批准,“模印颁行”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选项D不正确,《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开始制定,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正式颁行天下,成为清朝的摹本法典。
[单选题]根据《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 )的支配。
外国势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的是有关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中宗教信仰自由部分的内容。本题直接来源于《宪法》第36条第4款的规定。《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多选题]关于普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普通法是英国在1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
普通法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
解析:解析:普通法与衡平法是英美法系对法的一种分类,普通法是指英国1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因而A成立;此外,在成文宪法国家,就与根本法(宪法)相对应而言,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法律,其内容一般是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因此D也成立。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称为一般法,是针对特别法的一种分类;对于法律制定而言,中央国家机关是一个指称不明确的概念,与普通法的说法无关,因而BC均不成立。
[多选题]关于普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普通法是英国在1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判例法
普通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
解析:解析:普通法形成于11世纪,是由普通法院根据判例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它针对一般人、一般事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由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制定法,而不是普通法。“遵循先例”是普通法最基本的原则,指一个法院的先前的判决对以后相应法院处理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是最重要的判例法规则,它并不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故选AB。
[单选题]某选区在基层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应选代表3人。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该选区正式候选人人数可以为( )。
5人
[多选题]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从法律分类的角度而言,该法应当属于公法
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而言,该法属于我国的“基本法律”
解析:解析:公法一般是指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和服从关系、管理关系的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政府组成等内容,属于公法,A项正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且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的职权以及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因此它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B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制定法,并非英美法系中的普通法,C项错误。在我国,基本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规定和调整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这一类型,故D项正确。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因欺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订立的合同
[单选题]1993年2月,陈某、唐某先后在广东省汕头市注册成立了汕头市甲公司、汕头市乙公司,与香港丁船务有限公司相互勾结,买通部分监管码头的武警、海关官员,大肆进行走私食品、汽车、通讯器材、不锈钢板等犯罪活动。陈某参与走私108次,偷逃应缴税额人民币5亿多元,唐某参与走私23饮,偷逃应缴税额4800多万元。下列关于本案应当如何处理的正确认识有( )。
陈某、唐某构成走私共同犯罪
解析: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下列两种情形不作为单位犯罪论处而直接作为个人犯罪论处:(1)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主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也规定按照个人犯罪处理。本案中,甲、乙两公司成立后,主要的“业务”就是进行走私犯罪活动,所以不应当作为单位犯罪处理,应当是陈某、唐某两人构成共同犯罪。
[多选题]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内容由( )构成。
意志因素
意识因素
解析:解析:选项C,D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