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风景名胜区的古树名木,严禁砍伐 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林木,不分权属都不得砍伐 在风景名胜区内采集标本、野生药材必须经管理机构同意
题目:依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下列关于风景名胜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九条: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林木,不分权属都应当按照规划进行抚育管理,不得砍伐。确需进行更新、抚育性采伐的,须经地方主管部门批准。在风景名胜区内采集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必须经管理机构同意,并应限定数量,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图形叠置法有两种基本制作手段,即( )。
3S叠图法
指标法
[单选题]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涉及区域的( )以上。
80%
[单选题]乙企业年排废水300万t,废水中COD浓度为450mg/L,排入Ⅳ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为50%,Ⅳ类水体COD浓度的排放标准200mg/L。
乙企业废水处理后COD年排放量为( )t。
675
解析:2.1350-1350×0.5=675t。
[多选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研究的主要现象是逆温层,下列选项关于逆温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逆温指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
研究逆温,主要研究逆温的强度,逆温底、顶高度,底顶高度差,逆温的频率,逆温的生消规律,逆温的种类等
应分析逆温和污染源高度的关系,以计算有逆温存在时污染物浓度的分布
解析:D项错误。逆温表征为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空气的上升运动,形成污染物扩散的阻挡层,使近地表的污染物无法通过逆温的屏障而向上扩散,只能在逆温层下部的有限空间内聚集而形成高浓度。
[单选题]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属于2020年工作目标的是( )。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解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现状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须分析评价受影响区内所有物种的生态学特征
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评价内容包括: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当评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 )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的规划。
当地人民政府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当地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划。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多选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规定,环境保护部在其政府网站设置资质管理专栏,公开资质( )等信息,并及时公布环评机构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基本信息。
审查程序
审查内容
受理情况
审查结果
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环境保护部在其政府网站设置资质管理专栏,公开资质审查程序、审查内容、受理情况、审查结果等信息,并及时公布环评机构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