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选择性动脉造影
题目:
女性,34岁。左大腿明显肿大,步行沉重感1年。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大腿中下1/3以下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弥漫性呈"念珠状"或"索状"弯曲迂回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触之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有压缩感,皮温较健侧增高,可扪及持续震颤,听诊可闻及连续性吹风样杂音。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搏骤停早期主要诊断依据
神志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和呼吸停止
解析:发绀是缺氧的首要表现,心跳不停止时亦可出现。瞳孔散大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脑电波消失只能说明脑功能停止。室颤虽是心搏骤停一种类型,但需借助心电图仪才能诊断,不是早期诊断的方法。所以C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洋地黄中毒反应引起的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
室性期前收缩
[单选题]急性左心衰竭时通常不宜选用
普萘洛尔
解析: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交时变力的作用,减弱心肌收缩力,在急性心衰时可能会加重心衰。
[单选题]前上纵隔软组织密度占位病变,大小约3cm×4cm,CT值为40~60HU,其内偏右侧见1.8cm×0.4cm的钙化密度病灶,最可能的诊断是:( )
胸内甲状腺
[单选题]以下为急性心肌炎可能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无QT间期延长
解析: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呈弥漫性炎性浸润,心肌细胞发生变性、溶解和坏死,并可累及起搏点和传导系统,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传导阻滞等;心肌损害亦可引起QRS波群低电压、ST-T改变等;严重心肌损害可出现ST段抬高和异常Q波,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约30%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有QT间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