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关于精气学说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精气学说与中医整体观念无直接关系


  • [单选题]《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
  • 正确答案 :B
  • 湿霍乱


  • [单选题]大头瘟初期见
  • 正确答案 :C
  • 卫气同病


  • [单选题]具有杀虫消积作用,可炒香嚼服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使君子

  •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 [单选题]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
  • 正确答案 :C
  • 牛黄、熊胆

  • 解析: 牛黄   【药性】甘,凉。归心、肝经。   【功效】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应用】   1.热病神昏。   2.小儿惊风,癫痫。   3.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 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

  • [单选题]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A
  •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 解析:炙甘草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生脉散的鉴别应用 本方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劳肺症。治宜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方中炙甘草益气化阳,生血化阴,善治气血阴阳俱虚。人参、大枣益气,助炙甘草补气。桂枝、生姜温阳,助炙甘草益气化阳补阳。阿胶、生地养血,助炙甘草生血补血。麻仁、麦门冬滋阴,使炙甘草益气能化阴补阴。清酒温通气血,通达经气,和畅血脉,兼制滋药补而不腻。  炙甘草汤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气阴两虚之久咳不已。但炙甘草汤益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偏于温补;而生脉散益气养阴之力虽不及本方,但伍用收敛之五味子,故止咳之功较著,偏于清补。

  • [单选题]下列疾病,出现墨菲征(Murphy'ssign)阳性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急性胆囊炎


  • [单选题]下列有关甲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病死率较高


  • [单选题]下列生活事件中,哪条属于正性生活事件
  • 正确答案 :B
  • 结婚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曲泽穴的主治病症
  • 正确答案 :D
  • 中风

  • 解析:曲泽 合穴 定位 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主治 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起于无名指末端的经是
  • 正确答案 :B
  • 三焦经

  • 解析: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出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 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 它的支脉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缺盆),再上项部,联系于耳廓后面,直行向上出于耳廓上角,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 手少阳三焦经又一分支是从耳廓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廓前面,经过客主人穴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目锐眦),接于足少阳胆经。

  • [单选题]率谷穴位于
  • 正确答案 :B
  •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 解析:率谷 定位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操作 平刺0.5~0.8寸。

  • [单选题]针刺下列哪组腧穴适宜取仰卧位
  • 正确答案 :B
  • 气海、关元、阳陵泉

  • 解析: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 [单选题]平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 正确答案 :A
  • 15°

  • 解析:平刺 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

  • [单选题]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是( )
  • 正确答案 :D
  • 涌泉


  • [单选题]治疗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应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龟甲

  • 解析:龟甲可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治疗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故应选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代码:337]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