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防己黄芪汤治湿病,下列症状何项不具备
  • 正确答案 :C
  • 恶心

  • 解析:原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 [单选题]妊娠腹痛,足跗浮肿,小便不利,治用
  • 正确答案 :C
  • 当归芍药散

  • 解析:当归芍药散证 原文:妇人怀妊,腹中(疒丂)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单选题]久服较大剂量后,每易引起水肿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甘草

  • 解析: 甘草   用法用量: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于芫花、甘遂、京大戟、海藻同用。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储溜,引起浮肿。   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   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白扁豆   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人参与党参、人参与黄芪、黄芪与白术、苍术与白术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人参补气力强,可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安神益智、益气壮阳,治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安及阳痿证等。   党参补气力弱,能养血,可治血虚证等。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心脾肺气,安神增智,为治内伤气虚第一要药。   黄芪主补脾肺气,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等作用,可治气虚所致的多种病证。   黄芪补脾肺之气,补气升阳,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诸证;补气固表之力强于白术;补气托毒、补气生血、补气通络。白术主补脾气,补气燥湿治脾虚水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树脂类药材
  • 正确答案 :D
  • 五倍子


  •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 [单选题]固冲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炒白术

  • 解析:固冲汤 【方源】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白术一两(30g) 生黄芪六钱(18g) 龙骨八钱(24g) 牡蛎八钱(24g) 萸肉八钱(24g) 生杭芍四钱(12g) 海螵蛸四钱(12g) 茜草三钱(9g) 棕边炭二钱(6g) 五倍子五分,轧细,药汁送服(1.5g) 故白术用量最大

  • [单选题]少阴热化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心悸气短

  • 解析:少阴热化证:心肾阴虚阳亢,病性从阳化热,以心烦不寐、舌尖红、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 [单选题]三种医患关系中医生需努力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共同参与型

  • 解析:(1)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模型。医务人员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2)指导-合作型:这是一种构成现代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基础的模型,医患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这种关系中,虽然患者有一定的地位和主动性,但在总体上医患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在这种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   (3)共同参与型:在这种模式的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进行自疗。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均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主动的,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单选题]关于心身关系,下列哪条是最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
  • 心身统一论


  • [单选题]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下列哪一项除外
  • 正确答案 :D
  • 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 解析:人体试验的道德准则   有利于医学和社会发展   维护受试者利益   受试者知情同意   严谨的科学态度

  • [单选题]风寒感冒宜选用
  • 正确答案 :D
  • 荆防败毒散


  • [单选题]患者,男,57岁。既往有胆石症的病史。昨晚酒后突发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脘胁胀痛,胸闷心烦,口苦口干,发热,身重倦怠,大便秘结,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其证型是
  • 正确答案 :C
  • 热重于湿证

  • 解析: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属于阳黄。发热,身重倦怠,大便秘结,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说明热重于湿。

  • [单选题]比较明确地把郁证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加以论述,始于
  • 正确答案 :B
  • 金元时代


  • [单选题]在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中,共同应用的药物为
  • 正确答案 :A
  • 川芎、当归、赤芍

  • 解析:血府逐瘀汤: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 膈下逐瘀汤:五灵脂 当归 川芎 桃仁 丹皮 赤芍 元胡 甘草 红花 香附 乌药 枳壳 少腹逐瘀汤:元胡 没药 当归 川芎 赤芍 蒲黄 五灵脂 干姜 肉桂 小茴香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普通外科(中级)[代码:317]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口腔医学(中级)[代码:353]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