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

患者均有上腹痛 出血后疼痛的节律性消失

题目:下述消化性溃疡的特点错误的是

解析: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限于上腹部的腹痛,故C错。胃溃疡的局限性疼痛多位于剑下正中或偏左;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疼痛多在餐后1/2~2小时发作,经1~2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其规律是进食→疼痛→缓解。当溃疡较深,特别是穿孔性者,疼痛可涉及背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其规律疼痛→进食→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故AB对。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故D错。与精神情绪、治疗反应等有关。故E正确。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
  •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 [多选题]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蛋白包括
  • 腺苷转位因子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Bcl-2家族

    Smac蛋白

  • 解析:1.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的一系列变化, 主要表现为, 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膜结构改 变、生成的活性氧增多、转译及转录活动减少等。反之, 线粒体主动参与凋亡过程, 主要通过 活性氧的直接作用、发生透性变化、释放腺苷转位因子等方式影响细胞凋亡。B正确。2.线粒体 膜电位下降和线粒体活性氧合成增多代表 了凋亡早期的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C正确,3B l22能阻止缺乏mtDN 呼吸链不正常的细胞发生凋亡。D正确。4.Smac,全称为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是存在于线粒体并调节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其促凋亡作用是通过逆转凋亡抑制蛋白(IAPs)尤其是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作用实现的。当细胞受到凋亡刺激时,线粒体释放Smac蛋白到细胞质中,后者与IAPs结合,使其丧失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活性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凋亡。E正确。

  • [多选题]引起空腹和夜间胃酸分泌增高的是
  • 促胃液素瘤

    十二指肠溃疡

  • 解析: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成,常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故BD正确。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肿瘤外科学(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