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具有精神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
  • 正确答案 :B
  • 心与肾

  • 解析: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心肾相交的机理,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 [单选题]不属于剥苔的特征是( )
  • 正确答案 :E
  • 剥落处有新生苔

  • 解析:剥落处有新生苔提示胃气恢复

  • [单选题]善治血热便血、痔血及肝热目赤头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槐花

  • 解析:B虎杖入肝经,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作用,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槐花寒凉而苦降,善能清泄肝、胃、大肠之热而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小蓟与大蓟功用相同,且常配伍使用,近代还以本品治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之出血,但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治疗血淋更为多用。地榆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各种血热出血证。大蓟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

  • [单选题]下列各项,具有润肺化痰功效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D
  • 贝母

  • 解析:贝母的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 [单选题]蟾酥、樟脑共同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D
  • 开窍

  • 解析:蟾酥: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樟脑:外用除湿杀虫,散肿止痛。内服开窍辟秽。

  • [单选题]患者出现憎寒壮热,头目眩晕,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防风通圣散

  • 解析:防风通圣散主治表里俱实证。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

  • [单选题]治疗肺痨之气阴耗伤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D
  • 保真汤

  • 解析:肺痨的气阴耗伤证,其证机概要: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治用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以益气养阴。

  • [单选题]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气血虚弱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A
  • 胎元饮

  • 解析:胎漏、胎动不安气血虚弱证,治以益气补血,方用胎元饮。

  • [单选题]位于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的腧穴是
  • 正确答案 :B
  • 胆囊

  • 解析:胆囊穴定位: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二寸。

  • [单选题]心电轴显著右偏的是
  • 正确答案 :D
  • +120°~+180°


  •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关键性的治疗措施是( )
  • 正确答案 :B
  • 控制呼吸道感染

  • 解析:除治疗肺胸基础疾病,改善肺心功能外,还须维护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采取措施予以救治。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呼吸和心力衰竭。关键性的治疗措施控制呼吸道感染。

  • [单选题]急进型高血压患者的死因多是
  • 正确答案 :D
  • 尿毒症

  • 解析:急进型高血压病是指当某些外因如精神过度紧张、精神创伤等作用下,使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全身小动脉痉挛、缺血、肾血流减少、肾素及血管紧张素增高,原有高血压急骤升高,导致细小动脉发生纤维素样坏死,产生比一般高血压病较险恶的临床过程。

  • [单选题]下列各项,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管型尿

  • 解析: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

  •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因流产而失血过多,导致月经不调,久不怀孕。其病在何经
  • 正确答案 :D
  • 冲脉、任脉

  • 解析:任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妊养胎儿;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调节月经,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 [单选题]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 正确答案 :E
  • 肺主宣发和肃降

  • 解析: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①肺气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②肺气肃降,促进水液的下行。故选择E。

  • [单选题]"阴阳之根本"是指
  • 正确答案 :A
  • 解析:2.肾中所藏之精,包含肾阴和肾阳,其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人出生之后,机体从饮食物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即"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补充,才能使肾阴、肾阳生化无穷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若肺失宣肃,津液停聚,则为痰浊,所以说肺为贮痰之器。故1题选择A,2题选择E。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