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龋活性试验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口腔唾液pH检测

  • 解析:龋活性试验包括:致龋菌的检测、产酸能力的检测、唾液缓冲能力的检测,故A、C、D、E均正确。故本题选B。

  • [单选题]目前已肯定的较好的防龋方法
  • 正确答案 :D
  • 氟化物防龋

  • 解析:氟化物能降低牙齿表层釉质的溶解度并促进釉质再矿化,能抑制口腔中致龋菌的生长、抑制细菌产酸,也能影响牙齿的形态结构。所以适量用氟对牙齿有益,能从根本上有效预防龋病,故本题选D。

  • [单选题]判断牙髓活力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为
  • 正确答案 :E
  • 备洞试验


  • [单选题]关于牙周病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下面哪一个描述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凹坑状吸收是指附着龈下牙槽骨的吸收

  • 解析:牙槽骨破坏的形式可分①水平型吸收:最常见的吸收方式(A对),通常形成骨上袋;②垂直型骨吸收/角形吸收,形成骨下袋(B对)。最常见于邻面;③凹坑状吸收:牙槽嵴间隔的骨嵴顶吸收(C错),(邻面)致病因素:邻面菌斑、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④其他形式的骨变化:反波浪式,外生骨疣/扶壁骨(骨组织对破坏的代偿性表现,但造成不利于菌斑控制的形态改变)。故本题选C。

  • [单选题]药疹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损害为
  • 正确答案 :C
  • 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


  • [单选题]最不需要治疗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A
  • 沟纹舌

  • 解析:沟纹舌如无合并感染,一般无需用药治疗,只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清洗裂沟,可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故本题选A。

  • [单选题]在注射局麻药过程中下面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发生面瘫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 针尖刺入过后

  • 解析:4.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时,由于注射针偏向内后不能触及骨面,或偏上越过下颌切迹,而致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而发生暂时性面瘫,故1小题选择D。局麻药被快速注入血管易导致局麻药中毒,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多汗及血压上升,抑制型出现循环衰竭,故2小题选择E。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若注射点偏后,会麻醉腭中、腭后神经,致恶心或呕吐,故3小题选择D。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若注射针刺入过深,会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翼静脉丛引起血肿,故4小题选择B。

  • [单选题]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具有术后复发倾向,其原因不包括
  • 正确答案 :A
  • 囊腔内含角化物

  • 解析:此题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生物学行为的考题。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一种良性、单囊或多囊,发生于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术后容易复发,原因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壁薄、易破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另外,微小子囊或上皮岛的手术残留,可继续长大形成囊肿;该瘤可沿抗性较小的骨小梁之间呈指状外突性生长,手术不彻底易复发;部分病例可能来源于口腔黏膜上皮的基底细胞增殖,手术时如未将与囊肿粘连的口腔黏膜一并切除,可复发。候选答案A的叙述虽然正确,但不是其复发的原因,因此本题答案为A。

  • [单选题]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 正确答案 :B
  • 胸腺

  • 解析:本题为记忆判断题,考核中枢免疫器官及其功能。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所有免疫细胞和造血细胞都由骨髓分化而来,而T细胞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因此选B。而骨髓是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因此排除选项C。选项A、D是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动免疫应答的场所。选项E不是免疫器官。

  • [单选题]均倒凹法就是使义齿的就位道平行于基牙的
  • 正确答案 :D
  • 观测线

  • 解析:均倒凹法就是使义齿的就位道平行于基牙的观测线。

  • [单选题]为了解某地区50岁中年人患牙周炎的情况,要求抽样误差为10%,从该地区中心医院病历中随机抽取1000份病历进行调查,得患病率达80%,最后发现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误差属于
  • 正确答案 :C
  • 选择性偏倚

  • 解析:选择性偏倚:指在调查过程中样本人群的选择不是按照抽样设计的方案进行,而是随意选择,由于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很差,破坏了同质性,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产生的误差。故选C。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