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75
题目: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17-23(Z)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楼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
[JZ635_327_1.gif]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单元体处于纯剪应力状态,其主应力特点为:
σ1>0,σ2=0,σ3<0|σ1|=|σ3|
解析:设纯剪切应力状态的剪应力为τ,则根据主应力公式计算可知,σ1=τ,σ2=0,σ3=-τ。
[多选题]3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有无勘误表?
[单选题]电路如图所示,则其输出电流Jo与输入电流I[S.gif],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是( )。
[JZ282_111_74_1.gif]
-R1/2
解析:运放不取电流,电流源电流I[s.gif]全部通过反馈电阻R1;两个R2电阻中通过的电流相同
[单选题]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时,位移法方程的主系数k11等于:
[JZ163_409_14_120.gif]
6(EI/l)
解析:结点B平衡,两杆转动刚度求和。
[单选题]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解析: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又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单选题]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1-4(Z)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JZ635_5_1.gif]),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JZ635_5_2.gif]
假定,该底层柱下端截面产生的竖向内力标准值如下:由结构和构配件自重荷载产生的[JZ635_6_1.gif]=980kN;由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屋)面可变荷载产生的[JZ635_6_2.gif]=220kN,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JZ635_6_3.gif]=280kN,试问,该底层柱的轴压比μN与轴压比限值[μN]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0.91
解析:1.
1.根据《抗规》第5.1.3条和第5.4.1条,轴压力设计值为:
N=1.2([JZ635_6_1.gif]+0.5[JZ635_6_2.gif])+1.3[JZ635_6_3.gif]=1.2×(980+0.5×220)+1.3×280=1672kN
根据《抗规》第6.3.6条或《异形柱规》第6.2.2条,[JZ635_6_4.gif]
查《异形柱规》表6.2.2,二级T形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为:[μN]=0.55
μN/[μN]=0.50/0.55=0.91
【命题思路】
1.题1-4为连题,异形柱结构可以避免框架柱在室内凸出,少占建筑空间,在多层或小高层住宅建筑中使用较多,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框架"不包括"异形柱框架"。
2.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主要是为了保证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框架的抗倒塌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考虑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2)框架柱轴压力、轴压比的计算及异形柱框架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解题分析】
1.框架柱轴压力设计值的计算,应考虑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4.1条计算。
2.其中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JZ635_6_5.gif]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3条计算,注意楼(屋)面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的取值:本题为民用建筑的住宅楼,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应取0.5。
3.柱的轴压比是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4.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轴压比限值应比一般框架结构要求更严,这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概念,考生应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应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表6.2.2确定,二级T形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为0.55。
5.错误答案:
A轴压比限值按《抗规》表6.3.6取[μ]=0.75,μ/[μ]=0.50/0.75=0.67
B轴压力取N=[JZ635_6_1.gif]+[JZ635_6_2.gif]+[JZ635_6_3.gif]=1480kN,μ=0.44,μ/[μ]=0.44/0.55=0.80
D轴压力取取N=1.2([JZ635_6_1.gif]+[JZ635_6_2.gif])+1.3[JZ635_6_3.gif]=1804kN,μ=0.54,μ/[μ]=0.54/0.55=0.98
6.规范对异形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在概念上和处理方法上同一般框架结构,但具体的做法上略有区别,考生只要在实际工程或复习考试中把握住两类结构的异同,就能正确解
答本组题目。
7.本题机读通过率53.5%。
2.
查《异形柱规》表6.2.9,当轴压比为0.5时,二级T形框架柱λ[XBzv.gif]=0.17
根据《异形柱规》公式(6.2.9),f[XBzc.gif]=16.7N/mm2
箍筋均采用HRB400级,[JZ635_7_1.gif],取[JZ635_7_2.gif]
[JZ635_7_3.gif]
经验算,取[JZ635_5_1.gif]8@100
[JZ635_6_6.gif]
箍筋最大间距为:min[100mm,6×20=120mm]=100mm
满足《异形柱规》表6.2.10柱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的构造要求。
【命题思路】
1.框架柱的箍筋体积配箍率、箍筋直径、箍筋间距等构造要求,是为了保证柱的弹塑性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的重要抗震构造措施,《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6.2.10条对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的构造要求是强制性条文。
2.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异形柱柱箍筋体积配箍率的计算;
2)柱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的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6.2.9条的规定。最小配箍特征值与柱轴压比、抗震等级和截面形式有关,已知该底层柱轴压比为0.5,抗震等级为二级,查《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表6.2.9,T形框架柱λ[XBzv.gif]=0.17;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已给出提示);箍筋采用HRB400级,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N/m2时取[JZ635_7_4.gif](本题提示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作答)。
2.判断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6.2.9条第2款的规定,二级抗震时不应小于0.8%。
3.判断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是否符合表6.2.10的构造要求,抗震等级为二级时箍筋最大间距为min[100mm,6×20=120mm]=100mm,箍筋最小直径为[JZ635_5_1.gif]8。
4.错误答案:
A按《混规》表11.4.17,当轴压比为0.5时,λ[XBzv.gif]=0.11
[JZ635_8_1.gif]
C箍筋间距150不满足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100的要求
D按一级框架柱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
5.本题机读通过率55.7%。
3.
已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根据《异形柱规》第5.1.6条,[JZ635_8_2.gif]根据《异形柱规》第5.2.3条,H[XBzn.gif]=3.6+1-0.45-0.05=4.1m[JZ635_8_3.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对"强剪弱弯"抗震设计概念的理解,底层柱弯矩、剪力增大系数的确定;
2.异形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的简单计算方法。
【解题分析】
1.为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概念要求,在设计中有目的地增大柱弯矩、剪力设计值。根据《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5.1.6条,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底层柱下端截面(基础顶面)的弯矩设计值,二级框架应乘以1.4的增大系数。
2.根据《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第5.2.3条,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异形柱剪力设计值,二级抗震等级应按公式(5.2.3-1)计算。底层柱上端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题目给出已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故不需再进行调整。
3.注意底层柱的净高计算应从基础顶面至二层梁底:H[XBzn.gif]=3.6+1-0.45-0.05=4.1m。
4.错误答案:
A取[JZ635_8_4.gif]
C按《抗规》第6.2.2、6.2.3及第6.2.5条,
[JZ635_9_1.gif]
D取[JZ635_9_2.gif]
5.本题机读通过率43.2%。
4.
根据《混规》第8.3.1条,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
[JZ635_9_4.gif]
根据《混规》第11.1.7条,二级抗震等级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JZ635_9_5.gif]
根据《异形柱规》图6.3.2(a),
[JZ635_9_6.gif]
取较大值,选D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1.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计算;
2.异形柱框架顶层端节点钢筋抗震搭接长度的计算。
【解题分析】
1.非抗震结构的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JZ635_9_7.gif]与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拉强度、锚固钢筋的直径及外形有关,而锚固、搭接长度[JZ635_9_8.gif]尚应根据不同锚固条件进行锚固、搭接长度修正,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3节、第8.4节有关规定计算。
2.抗震结构的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JZ635_9_9.gif]应乘以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1.1.7条计算,二级抗震等级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取1.15。
3.异形柱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柱外侧纵向钢筋与梁上部纵筋搭接长度,根据《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图6.3.2(a)计算,注意柱外侧纵向受拉钢筋伸入梁内或板内的水平段长度l应取图中1.6[JZ635_10_1.gif]和1.5[JZ635_10_2.gif]的较大值。
4.错误答案
A取[JZ635_10_3.gif]或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图9.3.7(a),取[JZ635_10_4.gif]
B取[JZ635_10_5.gif]
5.本题机读通过率38.7%。
[单选题]花岗石属于( )。
深成岩
解析:花岗石属于深成岩,大理石属于变质岩
[单选题]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JZ282_163_82_1.gif]等于( )。
[JZ282_163_82_2.gif]
-3
解析:当S闭合时,因为[JZ282_373_84.gif],故在计算时可看做两个2kΩ的电阻并联
[单选题]一般结构静载试验有预加载,下列关于预加载目的的论述哪一项是没有必要的?
检查试件和试验装置设计是否合理
解析:试件和试验装置设计是否合理,用预加载的方法是不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