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暑邪

题目:易耗气伤津,又多夹湿的邪气是

解析:2.火热之邪侵袭人体,燔灼肝阴,使筋脉失养,肝风内动,症见高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称为"热极生风"。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火热之邪侵入血分,使血行加速,甚至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和皮肤斑疹等症。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具有行呼吸作用的气是( )
  • 宗气


  • [单选题]患者,女,13岁。吃瓜果后出现腹痛,下痢脓血,泻痢不爽,宜用黄连配伍
  • 木香

  • 解析:根据题干,本病证属湿热痢疾。木香既能辛温通散,善于行气而止痛,为行散胸腹气滞常用要药。又能人大肠,治疗气滞大肠、泻痢腹痛、里急后重等症候,可与槟榔、枳实、大黄等同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常与黄连配伍同用。

  • [单选题]大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配伍的意义是
  • 和解清热

  • 解析: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 [单选题]一贯煎和六味地黄丸的治病机理均涉及( )
  • 滋水涵木

  • 解析:一贯煎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疏肝之功。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一贯煎和六味地黄丸两方的治病机理均涉及滋水涵木

  • [单选题]癃闭脾阴不足,清气不升者宜用
  • 参苓白术散

  • 解析:癃闭脾阴不足,清气不升者治宜补脾胃,益肺气,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虚弱,癃闭脾阴不足,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

  • [单选题]归脾汤除益气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 健脾养心

  • 解析:归脾汤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

  • [单选题]循行中“贯脊柱”的经脉是
  • 足少阴肾经

  • 解析: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行舟骨粗隆下,经内踝的后方,向下进入足跟中,沿小腿内侧上行,经腘窝内侧,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脊柱,属于肾。

  • [单选题]下列穴位归经,错误的是
  • 太白一肝经

  • 解析:太白穴是脾经的输穴、原穴,故选择A。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