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不可用阴阳互根理论来解释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 解析:“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阴阳转化

  • [单选题]疮疡虚证的按诊特点是
  • 正确答案 :E
  • 按之肿硬不热,根盘平塌漫肿


  • [单选题]患者起湿疮十余年,皮损反复发作,足背及双肘部暗红斑快,粗糙肥厚,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剧痒难忍,遇热瘙痒加重,近日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辨证属( )
  • 正确答案 :A
  • 血虚风燥证

  • 解析:病程日久,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或皮损粗糙肥厚,剧痒难忍,遇热瘙痒加重,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血瘀风燥之症候。

  • [单选题]慢性肾衰竭时尿毒症症状的发病机制是( )
  • 正确答案 :B
  • 矫枉失衡学说

  • 解析:矫枉失衡学说着重说明了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不平衡,产生某些过多物质,出现尿毒症症状,治疗这些不平衡,可减少尿毒症症状发生,如部分切除甲状旁腺,或设法控制继发性甲旁亢,对缓解尿毒症症状有重要意义。

  • [单选题]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D
  • 外解太阳之表,内助膀胱气化

  • 解析:五苓散方解:本方在《伤寒论》中,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症以小便不利为主,同时伴有头痛身热,口渴欲饮。由于水蓄不化,精津不得输布,故渴欲饮水。愈饮愈蓄,愈蓄愈渴,饮入之水,无有去路,甚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治宜急利其小便,兼解外邪,水气一去,清阳自升,水津四布,则小便通利,烦渴自止。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桂枝能入膀胱温阳化气,故可助利小便之功。若欲其解表,又当服后多饮暖水取汗,以水热之气,助人体之阳气,以资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五药合用,利水渗湿,化气解表,使水行气化,表邪得解,脾气健运,则蓄水留饮诸证自除。本方重在利水渗湿,故又可用于水湿内盛之水肿、小便不利。湿盛之泄泻,以此分利小便,湿去泻必止。痰饮,脐下动悸而头眩者,为饮停下焦,用本方利水,则饮去悸眩自愈。霍乱属湿浊而兼表邪者,亦可以此方利湿解表而治之。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