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题目:某建筑高度为300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600m,首层层高为6.0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23条,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若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则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为0.600+6.0+10×4.8=54.6m>50m,故C项错误。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全面检查灭火器配置及外观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候车(机、船)室所配置的灭火器每半月检查1次
解析:灭火器的配置、外观等全面检查每月进行1次,候车(机、船)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堆场、罐区、石油化工装置区、加油站、锅炉房、地下室等场所配置的灭火器每半月检查1次。
[单选题]某建筑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等,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下列不能开启加压送风机或排烟风机的是( )。
一个防烟分区内的一只火灾探测器与另一个防烟分区内的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解析: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2)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由同一防烟分区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2)应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单选题]主厂房集中控制室是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又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应有( )安全出口(当建筑面积小于60m2时可设1个)。
两个
解析:主厂房集中控制室是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又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应有两个安全出口(当建筑面积小于60m2时可设1个)。
[单选题]下列关于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0L/s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
解析: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15L/s计算,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多选题]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中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质量应按照( )要求组织实施。
对到场的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进行现场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各工序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调试结束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质量控制资料和各类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解析: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中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应按照下列要求组织实施:(1)对到场的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进行现场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2)各工序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交接时,进行检验认可,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4)消防设施安装完毕,施工单位按照相关专业调试规定进行调试。(5)调试结束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质量控制资料和各类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6)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人员对消防设施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按照各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填写。(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资料按照相关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填写、整理。
[单选题]在进行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时,下列不属于应满足的防火要求的是( )。
疏散楼梯宜靠中间设置
解析:在进行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时,应满足下列防火要求:(1)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以便于为人们提供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2)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3)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