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 :D
肾气的充盛
解析:肾气盛,原文:黄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D
汗出与否
[单选题]少阴病中出现“自利而渴”的机理是
正确答案 :D
寒侵少阴,真阳受困,津不上承
[单选题]咳嗽上气痰浊壅肺证宜选用
正确答案 :E
皂荚丸
[单选题]下列何方配伍了相反的药物
正确答案 :E
甘遂半夏汤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单选题]善于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难下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芒硝
解析:芒硝
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应用
1.积滞便秘。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
2.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
10~15g,冲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D
远志、当归
[单选题]正常成人的QRS波群时限多为
正确答案 :C
0.06~0.10s
解析: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单选题]有关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B
乙型肝炎一般无慢性经过
[单选题]处于相同应激源作用下而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其主要原因是个体的
正确答案 :B
认知评价不同
[单选题]下列生活事件中,哪条属于正性生活事件
正确答案 :B
结婚
[单选题]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上
正确答案 :D
后发际直上7寸
解析:百会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单选题]不属于艾炷灸的是
正确答案 :D
蒜泥灸
解析: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太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2)间接灸
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剌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祛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3)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e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单选题]刺激强度中,捻转的中度刺激量是( )
正确答案 :C
捻转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在60~90次/分之间
[单选题]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 )
正确答案 :A
《黄帝内经》
[单选题]治疗风热侵袭型神经性皮炎,宜配用的腧穴是( )
正确答案 :C
外关、风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