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16

题目:某两层单建式地下车库,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小客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框架结构,双向柱跨均为8m,各层均采用不设次梁的双向板楼盖,顶板覆土厚度s=2.5m(覆土应力扩散角θ=35°),地面为小客车通道(可作为全车总重300kN的重型消防车通道),剖面如图1-6(Z)所示,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 [JZ634_84_1.gif]

解析:1.根据《荷规》表5.1.1第8项,板跨不小于6m×6m的双向板楼盖, 消防车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SB2.gif], 由于覆土厚度为2.5m,根据《荷规》第B.0.2条, [JZ634_84_2.gif]=1.43stanθ=1.43×2.5×tan35°=2.5m,查表B.0.2消防车活荷载折减系数为0.81, q[XBzk.gif]=0.81×20=16.2kN/m[SB2.gif] 【命题思路】 消防车荷载是地下室顶板经常要考虑的荷载,本题主要考查消防车活荷载标准值的确定及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 【解题分析】 1.消防车荷载属于动力荷载,为简化计算,一般按等效均布活荷载确定;由于其荷载值大、位置不确定,同时由于地下室顶板覆土要求,通常是地下室顶板控制配筋的荷载组合。 2.综合考虑消防车台数、楼板跨度、板长宽比及覆土厚度等因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规定了不同板跨单向板和双向板的消防车等效均布活荷载。根据题目的提示,双向柱跨均为8m且为不设次梁的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6m×6m,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5.1.1,消防车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SB2.gif]。 3.消防车荷载计算时可考虑覆土扩散作用的有利影响,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1.3条及附录B,由于顶板覆土厚度为2.5m,覆土应力扩散角35°,可确定消防车活荷载折减系数为0.81。部分考生按单向板楼盖取值或忽略了覆土的折减,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2.根据《荷规》第5.1.3条,设计基础时可不考虑消防车荷载, 根据《荷规》表5.1.1第8项,板跨不小于6m×6m的双向板楼盖, 小客车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XBzk.gif]=2.5kN/m[SB2.gif], 根据《荷规》第5.1.2条,对双向板楼盖折减系数为0.8, N[XBzk.gif]=0.8×2.5×8×8×3=384kN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如下几方面内容: 1.小客车通道及停车库活荷载标准值的确定; 2.墙、柱基础设计时,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折减系数的取值; 3.基础设计时是否需要考虑消防车荷载。 【解题分析】 1.根据题目提示,地下室顶板活荷载按楼面活荷载考虑,且底板的活荷载由基础承担,基础承受的楼面活荷载应为3层。考虑各层均为不小于6m×6m的双向板楼盖,故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5.1.1,小客车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5kN/m[SB2.gif]。 2.作用在楼面上的活荷载,不可能以标准值的大小同时满布在所有楼面上,因此,在设计柱、墙及基础时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1.2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折减,由于各层均为小客车通道或停车库,属于第8项的客车且均为双向板,因此,折减系数取0.8,不采用表5.1.2中的折减系数。 3.消防车由于其荷载值大、出现概率小及作用时间短,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1.3条,在基础设计时可不考虑消防车活荷载。如设计基础时考虑了消防车活荷载,会选择错误的答案D。 3.根据《混规》公式(6.2.10-2): α[XB1.gif]f[XBzc.gif]bx=f[XBzy.gif]A[XBzs.gif]-f[SBpieXBzy.gif]A[SBpieXBs.gif]=360×1540-360×1027=184680N 14.3×1000x=184680 x=13mm<2×25=50mm 根据《混规》公式(6.2.14): M=360×1540×(215-25)=105kN·m/m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解题分析】 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公式(6.2.10-2)计算出的板受压区混凝土高度小于2a′(a′为受压区普通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的距离),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2.14条,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如果x<2a′,应按公式(6.2.14)M≤f[XBzy.gif]A[XBzs.gif](h-a[XBzs.gif]-a[SBpieXBs.gif])计算受弯承载力。 2.考虑受压钢筋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应特别注意对受压区高度的判别。 4.根据《抗规》第14.1.4条, 丙类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的抗震等级,8度时不宜低于三级,故取为三级, 按《抗规》表6.3.7-1,三级框架结构框架柱查表得纵筋总配筋率为0.75%, 根据《抗规》第14.3.1条第3款,中柱纵筋配筋率应增加0.2%,为0.95%。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针对单建式地下建筑的抗震构造要求,考查如下几方面内容: 1.地下建筑的抗震等级及构造要求。 2.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要求。 【解题分析】 1.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建式地下建筑,其抗震设计要求一般略高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4.1.4条的规定,丙类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的抗震等级,8度时不宜低于三级,故取为三级。 2.框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根据结构体系、框架柱的位置及抗震等级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6.3.7-1确定,并应随着钢筋强度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而有所变化,表6.3.7-1中的数值适用于500MPa钢筋,当采用的钢筋强度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采用的钢筋强度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3.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建式地下建筑,由于其荷载较大及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其梁截面一般较大,依据“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适当增大中柱纵筋配筋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4.3.1条规定了中柱纵筋配筋率应增加0.2%的要求。 5.根据《混规》第9.2.11条:F≤f[XBzyzv.gif]A[XBzszv.gif]sinα 附加箍筋承受集中荷载F[XB1.gif]=270×3×2×2×50.3×10[SBjian3.gif]=163kN<295kN,需配置吊筋 设置吊筋面积[JZ634_87_3.gif] 需设置2[JZ634_85_1.gif]12吊筋。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钢筋混凝土梁承受集中荷载时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方法。 【解题分析】 1.钢筋混凝土梁承受集中荷载时,附加横向钢筋有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两种方式,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公式(9.2.11)进行计算。 2.本题应先判别次梁两侧附加箍筋是否能满足承受集中力F的要求,如不满足,则需在扣减附加箍筋承受的集中荷载后进行附加吊筋的计算。 3.计算时应注意箍筋的肢数及吊筋为成对设置,承受集中荷载的吊筋面积应为4×单根面积,有部分考生只考虑了单边吊筋面积,导致计算吊筋面积增大,错选为D。 6.A根据《抗规》第14.2.1条,场地类别为Ⅲ类时,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B根据《抗规》第14.2.3条第3款,正确。 C根据《抗规》第14.2.4条第1款,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构件变形的验算。 D根据《抗规》第14.3.1条第2款,最小尺寸应不低于同类地面结构构件的规定。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单建式地下室抗震设计的计算及构造的基本规定。 【解题分析】 1.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单建式地下建筑越来越多,其设计要求与高层建筑地下室有所不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新增第14章,主要规定了单建式地下建筑不同于附建式地下建筑、地面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 2.本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4章第2节及第3节相关规定进行判别。 3.由于单建式地下建筑的特殊性,地下水及土的压力对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大,确定地下建筑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应包含水、土压力的标准值。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窗间墙尺寸为1200mm×370mm,如下图所示,采用MU10砖和M2.5的混合砂浆砌筑。已知大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550mm,跨度5m,支承长度a=240mm,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N[XBxxl.gif]=240kN,梁底墙体截面处的上部设计荷载为N0=50kN。 [LXL20160205_1_147.gif]
  • 假定a0=142.88mm,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kN)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 52.8

  • 解析:1.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2.1~5.2.4条计算如下:局部受压面积为:A[XBxxl.gif]=a0b=142.88×200=28576mm2≈0.029m2;0.3m2,不考虑强度调整系数的影响。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为:A0=(b+2h)h=(200+2×370)×370=347800mm2≈0.348m2;[LXL20160214_1_21.gif],取γ=2.0;则ηγf[XBAl.gif]=0.7×2.0×1.3×29000=52780N=52.8kN。 2.b+2h=620+2×370=1360mm>1200mm,因此取b+2h=1200mm;垫块面积为:Ab=abbb=240×620=148800mm2;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为:A0=(b+2h)×h=1200×370=444000mm2; 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为:[LXL20160214_1_22.gif], 则γ1=0.8γ=0.8×1.49=1.192; 上部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为:σ0=50000/1200/370=0.113N/mm2;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4.2.5条,e[XBxxl.gif]=ab/2-0.4×81.13=88mm;垫块上由上部荷载设计值产生的轴力为:N=σ0Ab=0.113×148800=16.8kN; 合力的偏心距为:e=240×88/(240+16.8)=82.2mm; 根据附录D垫块上合力的影响系数为:e/h=82.2/240=0.343, 则当β≤3.0时,φ=0.42;局部受压承载力为:φγ1f[XBzAb.gif]=0.42×1.192×1.3×148800=96.8kN。

  • [单选题]某车间吊车梁端部车挡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材采用Q235B钢,车挡截面特性如图25-28(Z)A图所示。作用于车挡上的吊车水平冲击力设计值为H=201.8kN,作用点距车挡底部的高度为1.37m。 [JZ634_261_1.gif]
  • 车挡翼缘及腹板与吊车梁之间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手工焊接,使用E43型焊条。已知焊脚尺寸h[XBzf.gif]=12mm,焊缝截面计算长度及有效截面特性如图25-28(Z)B图所示。假定腹板焊缝承受全部水平剪力。试问,“1”点处的角焊缝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150


  • [单选题]某汽修车间为等高单层双跨排架钢结构厂房,梁柱构件均采用焊接实腹H型截面,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梁与柱为刚性连接,屋面采用彩钢压型板及轻型檩条。厂房纵向柱距为7.5m,柱下端与基础刚接。钢材均采用Q235-B,焊条为E43型。[2009年真题] [LXL20160204_1_228.gif]
  • 屋面梁WL-1的截面采用H700×300×8×16,A=149.4×102mm2,Ix=132178×104mm4,I[XBzy.gif]=7203×104mm4;梁侧向支承点间距(沿梁纵向)均可近似取为6m。试问,作为受弯构件,该梁整体稳定性系数φb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规范提供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取值。

  • 0.90

  • 解析:1.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2.2条, [LXL20160205_1_52.gif] 根据附录B式(B.5-1),[LXL20160205_1_53.gif]。 2.单侧翼缘板所受到的轴向力为:[LXL20160205_1_54.gif]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5.1.1条,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的强度应按式(5.1.1-2)及式(5.1.1-3)计算并取较大值;根据式(5.1.1-2):[LXL20160205_1_55.gif]; 式中n1=2,n=10,A[XBzn.gif]=(300-2×21.5)×16=4112mm2, 代入得:[LXL20160205_1_57.gif] 根据式(5.1.1-3),[LXL20160205_1_58.gif] 故取144N/mm2。 3.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式(5.2.2-1)进行计算:查表5.2.1,可得γx=1.05;λx=l/ix=1.3×10380/384=35.1,按b类截面查表C-2,[LXL20160205_1_56.gif]=0.918;代入数据得: [LXL20160205_1_59.gif] =45.9+101.1=147N/mm2 4.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式(7.4.2-1),剪应力设计值:τ=Mb/V[XBp.gif];V[XBp.gif]=hbh[XBzc.gif]t[XBzw.gif]=668×568×14=5311936mm3;τ=375×106/5311936=70.6N/mm2。 5.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D-4, [LXL20160205_1_60.gif], 查得μ2=1.84;查表5.3.4,无纵向水平支撑,折减系数为0.8,则μ2=0.8×1.84=1.47。 6.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4.2条,h0=1000-25×2=950mm;根据式(5.4.2-2),h0/t[XBzw.gif]≤16α0+0.5λ+25,则腹板最小厚度:t[XBzw.gif]=950/(16×1.33+0.5×38+25)=14.55mm;取t[XBzw.gif]=16mm。

  • [多选题]确定房屋的计算方案时,多层房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墙、柱在每层高度范围内,可近似地视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请问,这时构件的计算长度是取层高还是按《砌体规范》表5.1.3计算得到的墙的计算高度?如何理解4.2.5条规定的简化计算模型?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建筑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建筑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市政公用工程) 安全员 机械员 资料员 质量员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土地估价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