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热临床意义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阳明热盛

  • 解析:微热:病人的热势不高(多在 37 ℃~ 38 ℃之间),或仅自觉发热,体温不高者,称为微热或低热。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有:气虚发热、阴虚发热、气郁发热、小儿夏季热。微热一般的发热时间较长,多见于温病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

  • [单选题]患者,女,28岁。近一个月以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心烦,夜晚难以入睡,小便黄,舌质红,脉数。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C
  • 淡竹叶

  • 解析:淡竹叶: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

  • [单选题]《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作者是
  • 正确答案 :C
  • 唐慎微

  • 解析:唐慎微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整理了大量经史文献中有关药学的资料,写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 [单选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寒里饮证的代表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小青龙汤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E
  • 黄芪


  • [单选题]下列不是腰痛病因的是
  • 正确答案 :E
  • 饮食不节


  • [单选题]某人因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使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不能失活而作用加强。患者不会出现哪一组症状
  • 正确答案 :D
  • 皮肤干燥,无汗

  • 解析: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和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的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及躯体运动神经末梢。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由于乙酰胆碱不能失活,这些神经纤维支配的活动会出现加强,因此A、B、C、E项的症状都可能出现,而支配汗腺的神经纤维活动加强应出现汗液分泌增加,皮肤湿润,因此D项是错的。

  • [单选题]肾经循行中,未发生联系的脏腑是( )
  • 正确答案 :E
  • 心包

  • 解析:肾经循行联系心包下,未及心包

  • [单选题]脾经中用于治疗慢性出血证的常用穴位是
  • 正确答案 :B
  • 隐白

  • 解析: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能健脾统血,故常用治疗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

  • [单选题]可引起第二磨牙的颊黏膜处针头大小白色斑点周围绕以红晕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麻疹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山莨菪碱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合成扩瞳药

  • 解析:山莨菪碱扩瞳作用较阿托品弱10倍。

  • [单选题]医疗事故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是
  • 正确答案 :C
  • 过失

  • 解析: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事故的主观方面应为"过失",过失又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在意外事件中,医护人员主观方面不存在过错(故意和过失统称过错),所以不构成医疗事故,也不构成犯罪。医疗事故中不存在正当防卫现象。

  • [单选题]治疗肝硬化湿热蕴脾证的代表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 解析:湿热蕴脾证的治法为健脾燥湿,方选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实脾饮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困脾证;调营饮主要用于治疗瘀结水留证;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主要用于治疗阳虚水泛证。故本题选C。

  • [单选题]一氧化碳中毒,可见
  • 正确答案 :A
  • 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 解析: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性病变是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故本题选A。

  • [单选题]肺部叩诊呈过清音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肺气肿

  • 解析:2.肺部叩诊呈过清音的是肺气肿。肺部叩诊呈实音的是大量胸腔积液粘连、肺不张等。

  • [单选题]患者,男,58岁。高血压病史20年,近1年常心慌,气短,昨夜睡眠中突然憋醒,胸痛,咳嗽,气喘,急诊入院。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肺水肿,左心衰竭。治疗应选用
  • 正确答案 :D
  • 吗啡

  • 解析:吗啡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的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压咳作用。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也可治疗荨麻疹、花粉症及鼻黏膜或齿龈出血。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山莨菪碱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血管性疾患、各种神经痛等。故本题选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