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以下哪项是循环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说
正确答案 :C
炎症反应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
解析:循环功能障碍病理生理变化目前主要有三个学说:微循环学说、氧代谢学说、炎症反应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
[单选题]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 :C
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
解析: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以及发作时双肺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依据。故答案选择C。
[单选题]肺结核大咯血最危急的并发症是
正确答案 :E
窒息
解析: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最危急的并发症均为窒息,因此抢救的关键是通畅气道。
[单选题]急性重型肝炎主要病理变化为
正确答案 :E
肝细胞广泛坏死
解析:急性重型肝炎主要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广泛坏死,余项均为非急性重型肝炎病理变化,故答案为E。
[单选题]肠功能衰竭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E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肠源性感染
解析:肠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包括肠道损伤因素增加和保护能力下降,肠道四大屏障损伤是发病机制基础,包括:肠黏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肠源性感染为继发肠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故答案为E。
[单选题]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正确答案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解析: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容量的锐减导致组织灌注不良。
[单选题]下列选项是客观镇静评分的是
正确答案 :D
脑电双频指数(BIS)
解析:镇静评分系统有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以及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等主观性镇静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等客观性镇静评估方法。
[单选题]以下关于失水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高渗性失水时当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5%时,可出现高渗性昏迷
解析:高渗性失水时当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15%时,可出现高渗性昏迷,因此D为错误选项。而其他选项描述均为正确。
[单选题]进行颈内深静脉穿刺时为预防心律失常的导丝进入深度不宜超过
正确答案 :B
25~30cm
解析:进行颈内深静脉穿刺时为预防心律失常的导丝进入深度不宜超过25~30cm。超过此深度可能进入右心室,刺激心内膜诱发心律失常。
[单选题]患者女性,68岁。因发热、咳大量黄脓痰3天入院,考虑为急性肺炎。入院查血压130/70mmHg,现突出现心搏停止,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给予按压通气比为
正确答案 :D
30:2
解析:根据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胸外心脏按压,给予按压通气比为30:2。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最突出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C
人道性、全人类性
[单选题]下列心包穿刺术的位置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左胸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2cm,垂直胸壁
解析:左胸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2cm,垂直胸壁;或剑突与左肋弓交界处,针与胸壁成30°角,向上稍偏左是常用的心包穿刺位置和进针方法。
[单选题]参与体温调节的微循环结构是
正确答案 :D
动-静脉短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