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适用于“扶正祛邪并用”治法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正虚邪实但尚能耐攻


  •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天寿过度”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肾气有余

  • 解析:肾气有余

  • [单选题]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 正确答案 :A
  •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 [单选题]下列何症不会在枳实栀子豉汤证中出现
  • 正确答案 :D
  • 小便不利


  • [单选题]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治宜
  • 正确答案 :C
  • 大黄附子汤


  • [单选题]不属于火制法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解析:火制: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八种。

  • [单选题]草果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A
  • 温中燥湿,除痰截疟


  • [单选题]可用于肝气郁滞之胁肋作痛,又可用于食积不化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青皮

  • 解析:青 皮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 [单选题]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 正确答案 :A
  • 开窍宁神

  •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 [单选题]四神丸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B
  • 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 解析:四神丸(《内科摘要》)   【组成药物】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生姜 大枣)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证候】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 [单选题]“太息”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A
  • 肝气郁结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湿淫证的特点
  • 正确答案 :C
  • 只能从寒化

  • 解析:六淫辨证——湿淫证 临床表现: 湿淫证以困重、闷胀、酸楚、腻浊、脉濡缓或细等为证候特点。 外湿——肢体困重、酸痛为主,或见皮肤湿疹、瘙痒,或有恶寒微热,病位偏重于体表 内湿——脘腹痞胀、纳呆、恶心、便稀等为主,病位多偏重于内脏

  • [单选题]患者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无力,辨证为
  • 正确答案 :B
  • 心血虚证


  • [单选题]正常成人的QRS波群时限多为
  • 正确答案 :C
  • 0.06~0.10s

  • 解析: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 [单选题]以下是合谷穴定位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解析:.合谷 原穴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 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 [单选题]根据"治风先治血"的理论,治疗风疹可以配用的腧穴是( )
  • 正确答案 :C
  • 膈俞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中级)[代码:313]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