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目前认为大豆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主要是含有
  • 正确答案 :D
  • 大豆异黄酮类

  • 解析:大豆异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 [单选题]下列关于有害金属对食品污染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对毒性无影响

  • 解析: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对毒性强弱也有影响,因此选择E。

  • [单选题]肥胖者的膳食碳水化合物的适宜供能比例为
  • 正确答案 :B
  • 40%~55%

  • 解析:肥胖者膳食应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值,以控制在40%~55%为宜。

  • [单选题]胰腺炎患者营养调控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减少胰腺分泌

  • 解析:营养调控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胰腺酶和胆汁的分泌,利于胰腺的休息和恢复。

  • [单选题]肾脏病患者营养治疗应
  • 正确答案 :C
  • 减少植物蛋白质,供给优质蛋白质

  • 解析:肾功能不全时血中必需氨基酸浓度下降,非必需氨基酸水平升高,所以应该选择生物价高的优质蛋白。

  • [单选题]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治疗措施有
  • 正确答案 :A
  • 脂肪摄入要适量,可不必过分限制,但不能高

  • 解析:由于肝脏氧化、分解脂肪酸的能力下降,载脂蛋白合成不足,过多供给脂肪容易在肝内沉积,并阻止肝糖原的合成,加重肝功能损伤,所以脂肪摄入要适量,但不需要过分限制。肝硬化患者膳食中采用中链甘油三酯(MCT)作为烹调油,对肝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 [单选题]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限制单糖、双糖食物摄入是为防止发生
  • 正确答案 :C
  • 低血糖综合征

  • 解析:单糖、双糖食物进入空肠、血糖迅速升高、导致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导致在饭后1~3小时发生低血糖。

  • [单选题]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能生成ATP的数量为
  • 正确答案 :D
  • 12个


  • [单选题]维生素的特点之一是
  • 正确答案 :C
  • 不能在人体内合成

  • 解析:维生素有4个特点。①外源性:人体自身不可合成(维生素D人体可以少量合成,但是由于较重要,仍被作为必需维生素),需要通过食物补充;②微量性:人体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③调节性:维生素必需能够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或能量转变;④特异性:缺乏了某种维生素后,人将呈现特有的病态。

  • [单选题]α-酮酸疗法用于治疗
  • 正确答案 :E
  • 慢性肾衰竭

  • 解析:α-酮酸在体内与氨结合成相应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部分尿素,故可减少血中尿素氮水平,改善慢性肾衰竭症状。

  • [单选题]关于食品添加剂中抗氧化剂的功能,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增加体内抗氧化营养素

  • 解析:食品添加剂中抗氧化剂不能增加体内抗氧化营养素。

  • [单选题]下列关于低胆固醇膳食配餐原则应除外哪项
  • 正确答案 :D
  • 胆固醇摄入量<300mg

  • 解析:胆固醇摄入量<200mg。

  • [单选题]与体内二价金属解毒、代谢、蓄积有关的蛋白质是
  • 正确答案 :A
  • 金属硫蛋白

  • 解析:与体内二价金属解毒、代谢、蓄积有关的蛋白质是金属硫蛋白。

  • [单选题]棕色脂肪组织(IBAT)的主要功能为( )。
  • 正确答案 :C
  • 产热

  • 解析:棕色脂肪组织(IBAT)呈棕色,组织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细胞内散在许多小脂滴。成人极少,新生儿较多,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腋窝及颈后部等处。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在寒冷的刺激下,细胞内的脂类分解、氧化,散发大量热能,而不转变为化学能。

  • [单选题]慢性胰腺炎病人采用中链三酰甘油饮食的机制是
  • 正确答案 :E
  • 不增加胰液分泌,预防急性发作

  • 解析:使用中链三酰甘油可以增加脂肪的吸收,主要是因为中链三酰甘油必须变为脂肪微粒,才能作为脂肪酸进入肝门静脉而被吸收入肝,而且在吸收过程中不需要胆盐的作用,故其吸收效率比长链脂肪酸高4倍。在很多疾病情况下,中链脂肪是被鼓励使用的。包括小肠的病变、短肠综合征、胰及胆的功能不全,以及β-脂蛋白血症等。中链三酰甘油(MCT)饮食,仅需少量脂肪酶,而且不需要胆汁乳化就可被吸收,不增加胰液分泌,预防急性发作。

  • [多选题]头痛实证的常见证型有( )
  • 正确答案 :ABC
  • 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

    风湿头痛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病理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呼吸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