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
  • 正确答案 :B
  • 10

  • 解析:解析: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第二十五条的明确规定。

  •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69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2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选项A、B,采用的是吸收原则,选项C采用的是相加原则,只有选项D采用的是限制加重原则。

  • [单选题]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 正确答案 :A
  • 廷行事


  • [多选题]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CD
  • 历史原因

    民族原因

  • 解析:解析: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原因主要有:(1)历史原因,我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一直都采取中央集权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虽有短暂的分裂割据,但统一局面居于主导地位,长期的历史传统决定,必须建立大一统的国家结构形式。(2)民族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关系融洽,各民族友好,而且从民族分布的形式上看,大杂居小聚居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另外,从资源的分布、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看,采取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有利于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 [多选题]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
  • 正确答案 :AC
  • 偷税罪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 解析:解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行贿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单选题]下列属于结果加重犯的行为有( )。
  • 正确答案 :B
  • 故意伤害致被害人死亡

  • 解析:解析:故意伤害致被害人死亡的,法律规定了重一档法定刑,属于结果加重犯。

  • [单选题]甲与有夫之妇乙勾搭成奸,后乙因受丈夫责骂,与甲中断了关系,甲怀恨在心。一天下午,甲将乙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乙家将其丈夫杀害。甲的行为属于
  • 正确答案 :C
  • 连续犯


  • [单选题]杨某在踢足球时一脚将球踢出场外,打碎足球场旁居民楼上刘家阳台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时又碰上楼下李某的花盆,花盆随之落下,刚好砸到从楼下走过的吴老太的头上,致其重伤,问:杨某的行为在刑法学上认为是( )。
  • 正确答案 :C
  • 无罪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1)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2)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3)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本案的情况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具有主观过错,不构成犯罪,故C正确。

  • [单选题]根据《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 )产生。
  • 正确答案 :D
  • 间接选举

  • 解析:解析:此题考的是有关选举制度的内容。我国在选举中采取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我国选举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里,体现民主性的选举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重视,实践中有关选举的问题很多,这往往体现在考试命题中,毕竟考试屯不能无视实践。相比较而言,有关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出大的简答题的可能性不是大大,但一些基本的东西应谊掌握,每年总是会有一些小题目。与此相关,选举制度与特别行政区部分的内容更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

  • [单选题]最早系统规定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解析:解析:1919年《魏玛宪法》是传统宪法向现代宪法转变的标志,这部宪法专章规定了有关教育和学校的管理问题,但它没有系统规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1787年的美国宪法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没有专章规定文化问题。我国1982年宪法的第十九条到第二十四条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规定。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初中 成考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