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无名合同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借用合同

  • 解析:A [解析]根据法律上是否规定了合同的名称,可以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有名合同,又称为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及规则的合同。如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l5类合同,都属于有名合同。所谓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 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如A项中的借用合同。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决定合同的内容,因此即使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有名合同的范围,只要不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也仍然是有效的。B、C、D属于合同法所规定的15类合同。

  • [单选题]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辞职可以向( )。
  • 正确答案 :D
  • 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

  • 解析:D该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辞职程序。根据《选举法》第49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

  • [单选题]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邻接权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展览者权

  • 解析:邻接权是指与作品相邻的权利,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影电视组织权。故答案为B。

  • [单选题]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
  • 正确答案 :C
  • 致1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交通肇事罪的起刑点。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綮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的规定.交通肇事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兰十万元以上的。选项A,负事故同等责任以上的,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选项B。负事故主要责任以上的,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选项D,数额达到30万元以上的,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选项C才构成交通肇事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宋朝在科举考试上实行糊名考校法

  • 解析:宋朝首次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而不是《折狱龟鉴》。故A项错误。明朝首次将“六赃图”编入法典中,而不是宋朝,“六赃”犯罪首次出现于唐朝,是指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六种犯罪行为。故B项错误。凌迟刑首创于五代,而不是宋朝。故C项错误。D项正确,糊名考校法的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举子姓名全部封粘,考试卷另由他人统一抄写上报,以防止科举舞弊。

  • [单选题]下列有关法与社会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正确答案 :B
  • 社会法以国家法为基础,社会生活中的法建立在国家实在法基础之上

  • 解析: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法的基础。法以社会为基础,不仅指法律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于社会.而且还指法律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所以A项表述是正确的。制定、认可法律的国家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权力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同时还可以说,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础。所以B项表述是错误的.当选。法对社会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通过法律对社会机体的疾病进行疗治。所以C项正确。法律不是万能的,还必须有其他社会资源分配系统,如宗教、道德、政策等的配合,才能使社会良好地运作。并且,法律也无法代替宗教、道德调整应由它们调整的事项。故D项表述正确。

  • [多选题]法律推理的方法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下列情况中需要使用辩证推理的有( )。
  • 正确答案 :ABCD
  • 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

    出现法律空隙或漏洞

    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

    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 解析:当发生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出现法律空隙或漏洞,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等情况时,就需要使用辩证推理来解决有关法律问题。掌握辩证推理的关键是要明确。只有在作为形式推理的两个前提——法律和事实至少有一个不确定时,确定它们的过程就是辩证推理(实质推理)。题中A、B、C、D项都是法律不确定的情况,因此要运用辩证推理。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国考公务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