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EBV

题目:患者男,50岁,教师。全身皮疹伴瘙痒2个月,加重20天,诊断淋巴瘤一周"于2009年4月20日入医院。患者2009年2月初无诱因出现全身皮疹,伴皮肤瘙痒,无发热、盗汗。给予止痒等对症处理未见缓解。2009年4月初患者皮疹较前加重,无意中发现双侧颈部肿块,最大短径2cm,质地软,无压痛,无红肿并出现间断发热,最高达39.2℃持续一周余,多于午后出现,可自行退热,伴有明显的盗汗、乏力。在当地医院行CT示双颈、双腋下、纵隔、腹腔、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于当地医院行右颈淋巴结切除活检,并经医院病理科会诊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CD20(-),Bcl-6(+),CD56(-),CD3(+),CD4(+)、CD10(+)、Ki-67(70%)。遂来医院内科治疗。患者起病来,精神、睡眠、饮食较差,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10kg。 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身高174cm,体重72kg,KPS评分80分,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可见呈片状分布的皮疹,部分破溃结痂。双侧颈部、双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可,大者约3cm×2cm。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2009-04-19血常规正常。 2009-04-19血生化:肝肾功能正常,乳酸脱氢酶543U/L,白蛋白36.0g/L。 2009-04-19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活跃,未见肿瘤受侵。 2009-04-18医院颈胸腹盆腔部CT示:颏下、双侧颌下、颈深组、颈后三角、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纵隔(1、2R/L、3A、4R、5、6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腹腔、腹膜后、双侧髂血管周围、双侧腹股沟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密度较均匀,大者短径约2.5cm,符合淋巴瘤侵犯。

解析:2.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组织的背景细胞中,总是存在EBV阳性的B细胞,这些B细胞大小不一,呈现免疫母细胞形态。因此推测可能是感染EBV的B细胞对滤泡中心辅助性T细胞的长期激活,导致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循证医学最高级别的证据是( )
  • IPD meta分析


  • [单选题]姑息治疗前的评估不包括( )
  • 患者抗肿瘤临床药物试验的人组条件


  • [单选题]骨与软组织肉瘤首选的活检方法是
  • 穿刺活检(套管针)


  • [单选题]宫颈癌盆腔外照射范围不包括( )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引流区


  • [单选题]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应首选做以下哪项检查( )
  • 分段性刮宫


  • [单选题]肺转移瘤的放射学特点是( )
  • 多发结节、形态相似,与气管关系不密切


  • [单选题]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 沉香


  • [多选题]可以治疗发热伴头痛、咽肿、目赤肿痛的配伍是( )
  • 关冲、曲池、少商、头临泣

    外关、中渚、液门、角孙

    丝竹空、阳池、关冲、支沟

    大椎、风池、廉泉、关冲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内科学(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