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题目:关于民事诉讼普通程序举证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3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举证期限。举证期限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则A、B选项不正确。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当然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C选项正确。依据前述司法解释第36条,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故D选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举证期限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民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建筑法》不属于民法
解析: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采用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商法被认为是民法的特别法和组成部分。选项A正确,B错误。《合同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C选项错误。《建筑法》属于行政法,D选项正确。经济法和民法分属不同的法律部门。E选项错误。
[多选题]下列生产安全事故情形中,属于《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重大事故的有( )。
重伤80人
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死亡20人
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
解析: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了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其中: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另外,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本题A项,30人死亡属于特别重大事故;B、C、D、E项正确。
【考点】考查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划分
[多选题]在成本计划编制过程中,不同阶段形成作用不同的成本计划,包括( )。
竞争性成本计划
指导性成本计划
实施性成本计划
解析:A、B、C三个选项是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他们互相连接和不断深化,构成了整个工程施工成本的计划过程。选项D和E属于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
[单选题]某地下工程施工合同规定,3月份计划开挖土方量40000m3,合同单价为90元/m3;3月份实际开挖土方量38000m3,实际单价为80元/m3,则至3月底,该工程的进度偏差为( )万元。
-18
解析:进度偏差=90×38000-90×40000=-18。
[单选题]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前,工程质量监督的申报手续应由项目( )批准后实施。
建设单位
[多选题]一、背景
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包了一个炼油厂装置的安装工程,该安装工程内容包括: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仪表安装等。其中有一台大型设备分馏塔,塔自身重量116t,尺寸(直径×高度)为Φ2800×40000mm,已整体运至现场。机电安装公司项目部根据吊车的调配状况,租赁2台履带式起重机,采用双吊车抬吊的吊装方法,为此编制了吊装技术方案。项目部根据大型吊装具有重大风险的情况,编制了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分馏塔吊装方案吊装工艺分析计算基点如下:履带式起重机选用200t吊车和150t吊车各一台,根据现场适宜作业的条件和吊车的站位情况,200t吊车最大额定吊装能力为64.8t,150t吊车最大额定吊装能力为61.7t。项目部认为吊车的额定总吊装能力为126.5t,大于分馏塔的重量,满足要求。但监理工程师审核该塔吊装方案时,认为方案不可行。
二、问题
1.本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2.吊装作业对安全技术措施有何要求?对吊装作业人员有什么要求?
3.本工程确定双机抬吊的起重能力有哪些步骤?
4.机电安装公司项目部编制的分馏塔吊装方案为什么不可行?采用分析或计算吊车吊装载荷的方式来说明理由。
5.若施工作业中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时应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单选题]某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5万元,被30位农民工告上法庭,审判结果农民工胜诉,施工单位不服而上诉。其上诉期限为( )。
15天
解析: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故选项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