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81

题目:某12m跨重级工作制简支焊接实腹工字形吊车梁的截面几何尺寸及截面特性如图23-26(Z)所示。吊车梁钢材为Q345钢,焊条采用E50型。假定,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P[XBzk.gif]=441kN。 [JZ634_103_2.gif]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3层内框架砖房,四角设有构造柱,建筑平面、剖面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7度,内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柱截面400mm×400mm,梁截面250mm×650mm,现浇混凝土楼、屋盖。砖强度等级MU10,砂浆强度等级一层为M10,二层为M7.5,三层为M5。外墙厚370mm,墙外缘距轴线120mm。山墙未设门窗,基础顶面标高-0.5000。已知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3=5300kN,G2=7100kN,G[XBzl.gif]=7500kN,各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1、V2、V3最接近于(  )。 [LXL20160215_1_141.gif]
  • 1353kN;1125kN;718kN

  •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1条,对于多层内框架砖房,其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则根据表5.1.4-1,7度,α1=α[XBmax.gif]=0.08;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XbzEk.gif]=α1G[Xbeq.gif]=0.08×0.85×(5300+7100+7500)=1353.2kN;楼层地震剪力设计值计算具体见下表,对于内框架砌体房屋,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XBzn.gif]=0.2。 质点地震作用和楼层地震剪力V[XBzi.gif]的计算表 [LXL20160215_1_175.gif]

  • [单选题]某三层端部墙窗洞处立面如下图所示,窗洞宽1.20m,外纵墙上搁置长向板。板底距离上皮过梁底0.72m,板上有女儿墙。若外纵墙墙厚370mm(墙面自重标准值为7.78kN/m2),已知传至+10.72m标高处的荷载设计值为31.3kN/m。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
  • 该过梁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项数值。

  • M=6.31kN·m;V=21.02kN

  • 解析:1.由于过梁底至板底的墙体高度h[XBzw.gif]=0.72m<l[XBzn.gif]=1.2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2.2条第1款,应计入板传来的荷载。由于h[XBzw.gif]=0.72m>1/3l[XBzn.gif]=1/3×1.2=0.4m,根据第7.2.2条第2款,墙体荷载应按高度为l[XBzn.gif]/3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故荷载设计值为:q=1/3×1.2×1.2×7.78+31.3=35.03kN·m;跨中弯矩为:M=1/8q[XBxxl.gif]n2=1/8×35.03×1.22=6.31kN·m;支座剪力为:V=1/2ql[XBzn.gif]=1/2×35.03×1.2=21.02kN·m。

  • [单选题]某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图25-29(Z)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首层层高5m,二~五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该房屋属丙类建筑,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 已知该建筑物位于城市郊区,地面粗糙度为B类,所在地区基本风压w0=0.65kN/m2,屋顶处的风振系数β[XBzz.gif]=1.402。试问,在图25-29(Z)所示方向的风荷载作用下,屋顶1m高度范围内Y向的风荷载标准值w[XBzk.gif](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JZ634_298_1.gif]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作答。

  • 1.65

  • 解析:1.根据《高规》第3.2.3条,城市郊区地面粗糙度为B类,H=58m,由表3.2.3查得 [JZ634_298_2.gif] 由《高规》附录A,该建筑体型系数如图25所示。 [JZ634_298_3.gif] 根据《高规》第3.2.1条,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为:[JZ634_298_4.gif] 58m高度处建筑物投影宽度范围内风荷载标准值为: w[XBzk.gif]=1.402×(24×0.7+0.4×4.012-0.55×4.012+8.512×2×0.55+0.50×15)×1.75×0.65=1.402×33.06×1.75×0.65=52.73kN/m 屋面58m处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为: 52.73/32.024=1.65kN/m2,故选B。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考生应掌握风荷载取值标准计算方法。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的简单计算; 2.理解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有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 3.正确理解并应用风荷载的体型系数。 【解题分析】 1.关于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均有规定,前者具有普适性,后者更具针对性,为了使考生正确理解高层建筑有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同时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难,本题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作答”。 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3.2.1条,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风荷载作用面积应取垂直于风向的最大投影面积: [JZ634_299_1.gif] 式中μ[XBzz.gif]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地面粗糙度类别和距地面高度确定,依据建筑物高度和地面粗糙度类别通过规范查表即可求得。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3.2.3条,需先确定地面粗糙度。 3.上式中β[XBzz.gif]为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对于高层建筑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公式(3.2.6) [JZ634_299_2.gif]计算,该系数计算稍显繁琐,对于二级考生为简化计算步骤节省答题时间,本题将pz作为已知条件给出。 4.μ[XBzs.gif]风荷载体型系数,本题通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附录A.0.1-11即可查表获得。 5 .实际上风荷载体型系数,表示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的静态压力分布规律,一般都是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所引起的压力(吸力)与来流风压的比值,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与尺度有关(荷载规范共列出38种基本体型),考生应该正确理解规范所规定的常规建筑物平面形状的体型系数的意义。如果考生理解了风荷载体型系数的意义,本题正确选项不难得出。 2.根据《高规》第3.3.6条, G[XBE.gif]=(8.8+8×14+0.5×0.5+2×0.5×8+5×0.8×2+3.5×0.5×4)×850=1.224×105kN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注册二级专业考试考生应该掌握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计算方法,本题主要考查:地震作用计算时,建筑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意义及简单计算方法。 【解题分析】 1.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的原则规定,地震发生时恒荷载与其他重力荷载可能的遇合结果总称为“抗震设计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XBE.gif]”,即永久荷载标准值与有关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3.3.6条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规范规定采用。 2.在此考生应该正确理解不同用途房屋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的意义,如对楼面活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时取1.0;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时,藏书库、档案库、库房取0.8,一般民用建筑取0.5。 3.本题明确楼屋面活荷载均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而得,故除六、七层外,其余各层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0.5。考虑到藏书库、库房的等效活荷载在地震时遇合的概率较大,故规范规定按等效楼面均布荷载计算活荷载时,其组合值系数为0.8。如果考生对此没有理解,均按普通房屋考虑,就会得出错误选项。另外,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屋面活荷载不考虑,雪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5,如果考生理解有误亦会得出错误选项。 4.考虑2011年注册考试处在新老规范交接期,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难,本题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作答”。 3.根据《高规》第8.1.4条, 0.2V0=0.2×4250=850kN>V[XBzfmax.gif]=620kN 1.5V[XBzfmax.gif]=1.5×620=930kN>850 即取V=850kN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8.1.4条的理解与应用。 【解题分析】 1.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计算所得的剪力一般都较小。为保证作为第二道防线的框架具有一定的抗侧能力,需要对框架承担的剪力予以适当的调整。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8.1.4条规定:满足(8.1.4)式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不必调整;不满足(8.1.4)式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应按0.2V0和1.5V[XBfdouhaomax.gif]二者的较小值采用。 2.本题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故V0取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本题直接给出),由于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值不满足《高规》(8.1.4)式要求,须按要求调整,调整值为0.2V0和1.5V[XBfdouhaomax.gif]二者的较小值,如果对之理解有误,就会错选D。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考生错选A,说明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8.1.4条不理解。 3.尚需指出,框架剪力的调整应在楼层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3.3.13条关于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的前提下进行的,针对二级考生本题对此未设考核点。 4.根据《高规》公式(5.4.1-1), [JZ634_301_2.gif] 根据《高规》第5.4.1条条文说明公式(4), 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JZ634_301_3.gif] 则 [JZ634_301_4.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对高层建筑结构重力二阶效应和结构稳定性的理解; 2.在倒三角分布荷载作用下,已知结构各层重力荷载设计值总和的前提下,如何简单推算结构满足稳定且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顶点位移。 【解题分析】 1.结构的侧向刚度和重力荷载是影响结构稳定重力二阶效应(P-Δ效应)的主要因素,侧向刚度与重力荷载的比值一般称之为结构的刚重比。刚重比的最低要求就是结构的稳定要求,为刚重比的下限条件,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5.4.4条给出。当结构的刚度增大,刚重比达到一定量值时,结构的侧移变小,重力P-Δ效应的影响不明显,计算上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的刚重比称之为上限条件,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5.4.1条给出,本题主要考查对该条规定的理解。 2.对结构的刚度可按弹性等效侧向刚度来理解,规程规定可近似按倒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结构顶点位移相等的原则,将结构的侧向刚度折算为竖向悬臂受弯构件的等效侧向刚度。若假定倒三角形分布荷载的最大值为q,在该荷载作用下结构顶点质心的弹性水平位移为u,房屋高度为H,不难通过力学原理求得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EJ[XBzd.gif],《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5.4.1条条文说明给出该式,则本题所求的结构顶点质心的弹性水平位移u很容易得出。如果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5.4.1条不甚了解,正确解答本题将很困难。 5.根据《抗规》第3.3.3条,表6.1.2,第6.1.3条, 结构框架等级为一级,由《抗规》表6.3.6,[μ[XBN.gif]]=0.65 则 N[XBzmzazx.gif]=[μ[XBN.gif]]f[XBzc.gif]A=0.65×19.1×800×800=7945600N=7945.6kN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场地条件确定所采取的抗震措施; 2.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 3.理解规范所规定的轴压比的限值条件,并能够通过轴压比限值条件反算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框架柱的轴压力设计值。 【解题分析】 1.本题的解题目标是确定框架柱轴压比的限值条件,而框架柱在不同结构类型中是有所差别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3.6条表6.3.6通过其抗震等级即可确定,因此,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该结构的抗震等级。 2.根据题干的提示,本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3.0.3条第2款,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因此,建筑物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确定其抗震措施。本题场地土类别为Ⅲ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应按提高一度按8度(0.2g)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有部分考生审题不够细致按7度(0.15g)确定抗震构造措施,导致了错误的选项。 3.根据题意,本题结构类型属于框架-剪力墙。而本题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大于5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3条第1款,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另有部分考生审题不严或对此理解不够,也直接导致了错误选项。 4.考虑2011年注册考试处在新老规范交接期,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难,本题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 [单选题]某6度区标准设防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房屋高度为22m,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其中一根框架角柱,分别与跨度为8m和10m的框架梁相连,剪跨比为1.90,截面及配筋如图7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试问,该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可不复核柱的最小配箍特征值。 [JZ634_161_1.gif]
  • 0.95

  • 解析:按《抗规》第6.1.2条,6度、标准设防类、非大跨度框架,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按《抗规》表6.3.6,柱轴压比限值为0.9。但该柱剪跨比为1.90,小于2.0,并大于1.5,按表6.3.6注2的规定,轴压比限值需降低0.05。同时,柱箍筋的直径、肢距和间距满足表6.3.6注3的规定,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0。 故该柱的轴压比限值为:0.9-0.05+0.10=0.95<1.05 【命题思路】 1.本题主要想考查考生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2条、第6.3.6条的掌握情况。也就是想知道考生是否知道柱的允许轴压比与抗震等级、剪跨比、箍筋直径、箍筋肢距、箍筋竖向间距等因素有关。 2.地震时,角柱更容易破坏,边柱也较中柱不利,所以规范对角柱、边柱、中柱予以区别对待,相信考生都有了解。但是,深入研究规范会发现,在柱的轴压比限制方面,规范对角柱、边柱、中柱没有区别。题中明确研究对象为角柱,看考生是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3.为了减少计算量,题中给出了提示:可不复核柱的配箍特征值。 【解题分析】 1.题中已经给出了提示:可不复核柱的配箍特征值。所以,考生只需将重点集中在构造方面。 2.本题柱的剪跨比为1.9<2.0,属于短柱,应从严控制轴压比。规范规定,当轴压比在1.5到2.0之间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 3.本题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直径较大,间距和肢距均较小,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6.3.6注3的规定,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0。 4.解类似题时,还应注意框架柱是否与大跨度框架梁相连。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均为大跨度框架。框架结构中的大跨度框架的抗震等级与普通框架有可能不同。相关内容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6.1.2。

  • [单选题]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14-16(Z)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XBzt.gif]=1.57N/mm2。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反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 提示:计算时取a[XBzs.gif]=60mm,β[XBzhzp.gif]=1。 [JZ634_204_1.gif]
  • 试问,为满足底板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初步估算筏板所需的最小厚度h(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420

  • 解析:1.根据《地规》公式(8.4.5-2)进行计算, [JZ634_204_2.gif] [JZ634_204_3.gif] h=h0+60=420mm,故最终取h=420mm。 【命题思路】 高层建筑中采用筏形基础的较多,筏基可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本题主要考查梁板式筏基底板满足冲切要求的最小厚度的计算。 【解题分析】 1.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受剪切承载力的要求。 2.当底板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底板受冲切所需的厚度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式(8.4.5-2)计算。计算公式中板格的短边和长边的长度,为板格的净长度。 3.本题解题中可能出现以下错误: 1)正确计算出了底板的满足冲切要求的h0,而没有考虑底板保护层厚度a[XBzs.gif],错选答案A。 2)对公式中板格的长度理解有误,采用了板格梁中心线间的距离,算出结果后会错选答案D。 2.根据《地规》第8.4.5条, 阴影部分梯形的底边l1=6500-2×440=5620mm 阴影部分梯形的顶边l2=6500-4900=1600mm V[XBzs.gif]=(l1+l2)×(4900/2-440)/2×350×10[SBjian6.gif]=2540kN 【命题思路】 本题与上小题一起共同考查对梁板式筏基底板的抗剪承载力的验算,本题主要考查梁板式筏基底板受剪反力设计值的计算。 【解题分析】 1.梁板式筏形基础,当底板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底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4.5条,底板受到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V[XBS.gif]的受荷面积,为距梁边缘h0处,题目中阴影线部分的梯形面积。 2.正确计算出阴影线部分的面积,乘以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3.根据《地规》式(8.4.5-3), h0=h-a[XBzs.gif]=440mm<800mm,β[XBzhzs.gif]=1 0.7β[XBzhzs.gif]f[XBzt.gif](l[XBzn2.gif]-2h0)h0=0.7×1.00×1.57×(6500-2×440)×440×10[SBjian3.gif]=2717.6kN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梁板式筏基底板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 【解题分析】 1.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式(8.4.5-3)计算。 2.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JZ634_206_1.gif],当板的有效厚度h0小于等于800mm时,h0取800mm,即β[XBzhzs.gif]=1。

  • [单选题]下述关于影响砌体结构受压构件高厚比β计算值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对的?
  • 改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 解析:根据《砌规》表5.1.2,A是正确的。 根据《砌规》式(5.1.2-1、2),计算β时与砌筑砂浆没有关系,B是不正确的。 根据《砌规》及表5.1.3,C、D是正确的。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砌体结构受压构件高厚比β的相关概念。 【解题分析】 1.本题是概念题,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相关章节作答。 2.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5.1.2条及第5.1.3条,计算β时与砌体砂浆强度等级无关,故B是不正确的。 3.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中计算β的相关公式,β与γ[XBβ.gif]、H0、h有关。 4.本题难易程度为中等。

  • [单选题]关于网状配筋砖砌体,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 网状配筋砖砌体的破坏特点是形成贯通的竖向裂缝

  • 解析:B项,网状配筋砖砌体由于横向钢筋的约束,裂缝开展小,破坏时不形成贯通裂缝,不被分裂为1/2砖小立柱而失稳;A项,试验表明,当网状配筋砖砌体加压至0.6~0.75Fu时,个别砖和竖向灰缝出现裂缝;C项,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破坏特征为外边破坏严重的砖开始脱落,个别砖压碎;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M10混合砂浆,配筋率ρ=1.0,取f[XBzy.gif]=320MPa,则由式(8.1.2-2),f[XBzn.gif]=7.90~8.3MPa(轴心受压),可认为已基本接近单砖抗压强度;D项,由于横向钢筋约束使网状配筋砖砌体不至于被分裂为1/2砖而过早破坏,压缩变形极大提高。

  • [单选题]关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的确定,下列何项取值正确?(  )[2008年真题]
  • 屈服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4条条文说明表3,知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等于屈服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市政公用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 劳务员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 资产评估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土地估价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