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水气病晚期,脾肾衰败而湿热浊气内蕴,正衰邪恋所致的病室气味为
  • 正确答案 :C
  • 尿臊气味


  • [单选题]患者,男,30岁,腹部坠胀,脱肛,少气倦怠,少言,头昏眼花,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宜用
  • 正确答案 :C
  • 升麻


  • [单选题]患者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咽痛音哑。应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桔梗

  • 解析:桔梗的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可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音、肺痈吐脓等症。

  • [单选题]患者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导赤散


  • [单选题]一贯煎中的君药是
  • 正确答案 :E
  • 生地黄

  • 解析:一贯煎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养阴血,补益肝肾;而其余选项为臣,益阴养血而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潜阳。

  • [单选题]某患者近日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神烦乱,诊其原因为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朱砂安神丸


  • [单选题]肺痈溃脓期若气虚不能托脓,可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
  • 正确答案 :B
  • 生黄芪

  • 解析:黄芪本品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本品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本品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故本题答案选B。

  • [单选题]患者,男,57岁。咳嗽气急,咳痰量多、质稠、色黄,胸胁胀痛,面赤身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D
  • 清金化痰汤

  • 解析:题中所提供的病例,用中医理论分析,当属痰热郁肺之咳嗽,治疗此咳嗽应以清热化痰肃肺为法,题中5个处方以清金化痰汤为优,方中芩、栀、知母清肺除热,瓜蒌仁、橘红、茯苓、贝母化痰肃肺,再配以麦冬、桑白皮,养阴泻肺,使痰热除,肺气降而咳止。故正确选项为D。而桑白皮汤虽也有清化痰热之功,但多用其治疗喘证;泻白散合黛蛤散治疗木火刑金之咳;而桔梗汤、千金苇茎汤合犀黄丸均为肺痈之常用方剂。

  • [单选题]治疗胃痛胃阴亏耗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 解析:胃痛胃阴亏耗证治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积聚病因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感受疫毒

  • 解析:积聚的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寒邪、病后所致。

  • [单选题]不属于鼓胀病机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肝胆湿热


  • [单选题]患者,女,49岁。右侧面部突发肿痛,查体可见右侧面部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考虑诊断为
  • 正确答案 :C
  • 丹毒


  • [单选题]股肿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正确答案 :D
  • 肺栓塞

  • 解析:股肿并发症:急性股动脉痉挛(疼痛性股蓝肿)和肺动脉栓塞(最严重的)。

  • [单选题]治疗崩漏的治崩三法是
  • 正确答案 :B
  • 塞流、澄源、复旧

  • 解析:塞流、澄源、复旧是治崩三法。塞流:即是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澄源: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复旧: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治法或补肾,或扶脾,或疏肝。

  • [单选题]患者,女,25岁。每于经行期间,发热身痛,微恶风,头痛汗出,鼻塞咳嗽,痰稠,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桑菊饮

  • 解析:经行感冒风热证主要证候:每于经行期间,发热身痛,微恶风,头痛汗出,鼻塞咳嗽,痰稠,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方用桑菊饮加当归、川芎。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阴痒的常见病因是
  • 正确答案 :E
  • 肝肾阴虚

  • 解析:阴痒者,内因脏腑虚损,肝肾功能失常,外因多见会阴局部损伤,带下尿液停积,湿蕴而生热,湿热生虫,虫毒侵蚀,则致外阴痒痛难忍。常见病因有肝经湿热、肝肾阴虚。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