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与人体的生长与发育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正确答案 :E
肾
[单选题]据《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当用
正确答案 :B
泄热之法
[单选题]厥阴病基本病机特点是
正确答案 :B
寒热错杂
[单选题]“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用何方治疗
正确答案 :A
理中丸
[单选题]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的方药是
正确答案 :B
麻黄汤
[单选题]痉病的主脉是
正确答案 :B
紧而弦脉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 )分类
正确答案 :A
病因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单选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芦根
解析:芦根
性能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应用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4.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单选题]治疗妊娠呕恶、不思饮食、脘腹胀闷、胎动不安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D
砂仁
解析:砂仁
性能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2.脾胃虚寒吐泻。
3.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单选题]飞滑石入煎剂其用法是
正确答案 :B
包煎
[单选题]麻黄根与浮小麦共同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 :D
止汗
[单选题]对于里证的表现,下列哪项认识最准确
正确答案 :E
无代表症状
解析:表里
重点: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表里.png]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单选题]在经脉循行中"绕肩胛"的经脉是
正确答案 :A
手太阳小肠经
解析: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分支
缺盆分支:从缺盆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手太阳小肠经颊部分支:从颊部,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单选题]治疗舌强不语、吞咽困难常用下列哪个穴位
正确答案 :E
廉泉
解析:廉泉
定位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主治 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病证。
操作 向舌根斜刺0.5~0.8寸。
[单选题]皮肤针法按刺激强度,一般分轻、中、重三种。其中,轻刺不适用于
正确答案 :D
前胸部
解析:轻刺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
[单选题]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实证,应以下列哪组腧穴为主
正确答案 :C
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听官 听会 翳风 中渚 侠溪
配穴 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操作 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 益肾养窍。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耳门 听官 太溪 照海
配穴 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肾俞、肝俞。
操作 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心、肝、肾、内耳、皮质下。暴聋者,毫针强刺激;一般耳鸣、耳聋中等刺激量,亦可埋针。
(2)穴位注射法 选听宫、翳风、完骨、瘈脉。用654-2注射液,每次两侧各选一穴,每穴注射5mg;或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2~0.5ml。
(3)头针法 选取两侧颞后线,毫针刺,间歇运针,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