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所谓"阴阳转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正确答案 :D
  •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解析:“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的不是阴阳转化,而是阴阳互相致病的原因,故选D

  • [单选题]20世纪后期以来,影响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D
  •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 [单选题]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 正确答案 :D
  • 解析:辛味具有走散的功效,故正确答案选D

  • [单选题]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温中行气

  • 解析:草豆蔻 【来源】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的种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香燥,药力较强,入脾、胃经。功善燥湿、温中、行气而止呕、止泻,主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胀满、呕吐、泄泻等。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 (1)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 (2)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 白豆蔻 【来源】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能行散,芳香温化,入肺、脾、胃经。善醒脾化湿温中,理中上焦气机而止呕:,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胃寒呕吐常用,疗湿温胸闷可投。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胃寒呕吐。 肉豆蔻 【来源】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行温涩,入脾、胃、大肠经。既善温中涩肠,治阳虚久泻;又能温中行气,治虚寒气滞,实为标本兼顾之品。 【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主治病证】 (1)久泻不止。 (2)虚寒气滞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肉豆蔻、白豆蔻,均辛温,归脾胃经,功能温中行气,治脾胃寒湿气滞之脘腹胀痛、食少呕吐或泄泻等。其中,肉豆蔻兼归大肠经,温中与固涩兼具,作用偏于中下二焦,又善涩肠止泻,治虚寒久泻不止;白豆蔻兼归肺经,芳香化湿而无固涩之力,作用偏于中上二焦,又善化湿止呕,胃寒呕吐宜之。

  • [单选题]柴葛解肌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黄芩 桔梗 石膏 白芷


  • [单选题]牡蛎散的主治病证是
  • 正确答案 :D
  • 体虚之自汗盗汗证

  • 解析:牡蛎散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 [单选题]生化汤重用全当归为君的用意是
  • 正确答案 :E
  • 化瘀生新

  • 解析:生化汤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调经止痛,为君药

  • [单选题]桑叶、菊花同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羚角钩藤汤


  • [单选题]患者潮热,热势较高,每于下午3~5时热甚,此种潮热称为
  • 正确答案 :A
  • 日晡潮热

  • 解析:日晡潮热 热势较高,日晡热甚 腹胀便秘 阳明腑实

  • [单选题]以下最具表证特征的症状是
  • 正确答案 :D
  • 恶寒发热


  • [单选题]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

  • 解析:脑瘫的作业治疗:

  • [单选题]关于事实类信息的记忆是
  • 正确答案 :A
  • 陈述性记忆


  • [单选题]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医学伦理学任务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直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


  • [单选题]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疼痛特点为
  • 正确答案 :D
  • 胃痛隐隐,喜暖喜按

  • 解析:7.脾胃虚寒证 证候主症: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证机概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小建中汤)

  • [单选题]血瘀型产后身痛的表现为
  • 正确答案 :C
  • 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伴恶露量少,色暗有块


  • [单选题]手、足三阳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
  • 正确答案 :D
  •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 解析:阳经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头、身部均如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