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1
题目:某无吊车单跨单层砌体仓库的无壁柱山墙,如图1-3(Z)所示,横墙承重,房屋山墙两侧均有外纵墙。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370mm,山墙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300mm。
[JZ634_117_1.gif]
解析:1.根据《砌规》第5.1.3条,H=4.0+2.0/2+0.3=5.3m,H[XB0.gif]=1.2H=6.36m
根据《砌规》第5.1.2条,[JZ634_117_2.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JZ634_115_1.gif]时,墙体的高厚比计算。
【解题分析】
1.山墙的高度取层高加山墙尖高度的1/2。
2.刚弹性方案,山墙的计算高度为山墙高度的1.2倍。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2条规定,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JZ634_115_1.gif]时,蒸压粉煤灰砖的材料高厚比修正系数为1.2。
4.代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公式(5.1.2-1)可得计算结果。
2.根据《砌规》第5.1.3条,
H=4.0+2.0/2+0.3=5.3m,2H=10.6m>s=9m>H=5.3m
H[XB0.gif]=0.4s+0.2H=3.6+1.06=4.66m
根据《砌规》第6.1.1条,[JZ634_118_1.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横墙间距较小时,墙体的高厚比计算。
【解题分析】
1.墙间距大于山墙高度,但小于2倍山墙高度。
2.山墙的计算高度取为H[XB0.gif]=0.4s+0.2H=3.6+1.06=4.66m。
3.代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公式(6.1.1)可得计算结果。
3.根据《砌规》第6.1.1条,[β]=24,μ[XB1.gif]=1.0
根据《砌规》第6.1.4条,[JZ634_118_2.gif]
所以,μ[XB1.gif]μ[XB2.gif][β]=0.81×24=19.44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有门窗洞口墙体的允许高厚比验算。
【解题分析】
1.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公式(6.1.4)计算高厚比修正系数。
2.代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公式(6.1.1)可得计算结果。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五层烧结普通砖房办公楼,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平面如下图所示,外纵墙、山墙为360mm墙,其余均为240mm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首层M10、2~3层M7.5、4~5层M5,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墙体交接处均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LXL20160214_1_1.gif]
各层的地震剪力V、墙体正应力σ0见下表。验算④轴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哪一层不满足要求?( )
各层地震剪力及墙体正应力数值表
[LXL20160214_1_2.gif]
二层
[单选题]下列四种高层建筑结构布置正确的是( )。
不论采用哪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其结构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解析: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其结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这使得扭转偏心距小,侧移小,设计的结构才经济合理。A项,当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长向柱列的柱数较多,短边方向强度、刚度相对较弱,所以通常把主要承重框架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横向刚度;B项,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剪力墙应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D项,高层建筑结构宜设置地下室,但不仅仅是为了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地下室有以下功能: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减小土的重量,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单选题]某钢烟囱设计时,在邻近构筑物平台上设置支撑与钢烟囱相连,其计算简图如图25-28(Z)所示。支撑结构钢材采用Q235-B钢,手工焊接,焊条为E43型。撑杆AB采用填板连接而成的双角钢构件,十字形截面(+100×7),按实腹式构件进行计算,截面形式如图25-28(Z)所示,其截面特性:A=27.6×102mm2,i[XBzy.gif]=38.9mm。已知撑杆AB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85kN。
[JZ634_178_1.gif]
撑杆AB与钢烟囱的连接节点如图27所示,侧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XBzf.gif]=6mm。试问,不计受力大小,仅按焊缝连接的构造要求确定,图中所示实际焊缝长度的最小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JZ634_180_1.gif]
60
[单选题]某两层单建式地下车库,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小客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框架结构,双向柱跨均为8m,各层均采用不设次梁的双向板楼盖,顶板覆土厚度s=2.5m(覆土应力扩散角θ=35°),地面为小客车通道(可作为全车总重300kN的重型消防车通道),剖面如图1-6(Z)所示,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
[JZ634_84_1.gif]
下列关于单建式地下建筑抗震设计的叙述,其中何项正确?
抗震计算时,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构件自重和水、土压力的标准值及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单选题]某群桩基础的平面,本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地质情况如下:
①杂填土:重度γ=17.8kN/m3;
②淤泥质土:γ=17.8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XBsik.gif]=20kPa,属高灵敏度软土;
③黏土:其重度γ=19.5kN/m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XBsik.gif]=60kPa,土的压缩模量E[XBs1.gif]=8.0MPa;
④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XBzk.gif]=70kPa,压缩模量E[XBs2.gif]=1.6MPa;在桩长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加权平均土层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XBsk.gif]=21kPa。
且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6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80kN。
[LXL20160214_1_146.gif]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与下列( )项值接近。
249.52
[单选题]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XBzk.gif]=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9-13(Z)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
[JZ634_45_1.gif]
试问,基础底面标高处,②层黏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za.gif](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190
解析:1.根据《地规》5.2.4条,e和I[XBL.gif]均小于0.85,ηb=0.3,η[XBzd.gif]=1.6
f[XBza.gif]=f[XBzazk.gif]+ηbγ(b-3)+η[XBzd.gif]γ[XBzm.gif](d-0.5)
=150+0.3×8.5(6-3)+1.6×(18+8.5)×0.5×(2-0.5)=189.45kPa
【命题思路】
1.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根据地基持力层土体的性质、基础尺寸及其形式,确定黏土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
【解题分析】
1.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的取值,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表5.2.4确定。持力层为黏土时,应根据土体的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XBL.gif]确定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
2.本题中,地基基础的埋深d应自室外地坪计算。
3.根据规范第5.2.4条,当基础宽度b>6m时,b=6m。
4.在压力作用下,土体的破坏一般均为剪切破坏,根据土体的摩尔强度理论,土体的抗剪强度为:
τ=c+σtan[JZ634_22_2.gif]
1)土体的抗剪强度不但与土的黏聚力c和摩擦角[JZ634_22_2.gif]有关,还与土体上存在的正应力σ有关。所处深度不同的相同土体,其天然地基承载力是相同的。通常情况下,地勘报告提供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zazk.gif]为无上覆正应力情况下的数值,因而,对具有一定埋深的土体,应考虑承载力的深度修正。
2)在绝大多数工程实践中,σ由上覆土层的有效自重应力引起,其有利作用与上覆土层的性质及密实度等无关,只要存在σ,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都会有所提高。参考摩尔强度理论,容易理解砂类土([JZ634_22_2.gif]角较大)的埋深修正系数较大。
3)实际工程中,还应注意区分地面堆载和地基土有效埋深的问题。
2.根据《地规》5.2.7条
z/b=1/16<0.25,故扩散角0=0°
基础底面处,土体自重压力值为:
p[XBzc.gif]=18×1+(18.5-10)×1=26.5
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为:
[JZ634_46_1.gif]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必须正确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值,进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解题分析】
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与基底附加应力p[XBzz.gif]、压力扩散角θ、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和基础尺寸(长度l和宽度b)有关。
2.求解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θ,θ与上下层土的压缩模量比值E[XBzs1.gif]/E[XBzs2.gif]及z/b相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所采用的θ是偏安全的,查表5.2.7确定θ后,即可按式(7.2.7-3)进行求解。
3.根据《地处规》7.1.5条第3款和式(7.1.5-3),q[XBzp.gif]取桩端土未经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zazk.gif]=160kPa.
R[XBza.gif]=u[XBzp.gif]∑q[XBzs.gif]l[XBzpzi.gif]+α[XBzp.gif]q[XBzp.gif]A[XBzp.gif]
=3.14×0.6×(15×0.8+10×6+20×3.2)+0.5×160×3.14×0.302
=278.8kN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根据桩周土层指标,正确计算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解题分析】
1.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3款和式(7.1.5-3)进行计算即可。
2.对于刚性基桩,一般情况下,桩端端阻力特征值约为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4~6倍,但对于水泥土搅拌桩,桩端阻力特征值q[XBzp.gif]应取桩端土未经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zazk.gif],且应根据工程经验或实际情况考虑桩端阻力发挥系数α[XBzp.gif]对桩端承载力进行修正。
4.根据《地处规》7.1.5条第2款和式(7.1.5-2),
[JZ634_47_1.gif]
[JZ634_47_2.gif]
[JZ634_47_3.gif]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及地基土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如何正确地计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XBzszpzk.gif]。
【解题分析】
1.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2款和式(7.1.5-2)进行计算。
2.关键是正确计算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m。在不同的布桩形式下,尽管面积置换率m的含义相同,但d[XBze.gif]的计算表达式有所不同,部分考生忙中出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5.根据《地处规》7.1.6条,对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应符合7.3.3条第3款的要求,故:
[JZ634_48_1.gif]
【命题思路】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掌握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通常由桩周土层和桩身强度两个因素控制,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要求,如何正确确定增强体的桩身强度。
【解题分析】
1.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6条,对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应符合7.3.3条第3款的要求,增强体的桩身强度要求按式(7.3.3)确定。
2.与旧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不同,新版规范中提高了对桩身强度的要求,具体为桩身强度安全系数由3调整为4;按照新要求,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经常是由桩身强度控制的。
[单选题]组合砖柱的截面尺寸为370mm×620mm,计算高度为6.6m。采用MU10砖,M10混合砂浆砌筑,面层厚度和钢筋配置见下图。承受轴心压力。
[LXL20160205_1_144.gif]
该组合砖柱的稳定系数最接近于( )。
0.70
解析:1.全部受压钢筋面积为:A[XBzs.gif]′=8×78.5=628mm2;配筋率为:
[LXL20160214_1_17.gif],满足要求;
高厚比为:β=H0/h=6600/370=17.8;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8.2.3,可知稳定系数为:[LXL20160214_1_18.gif]=0.70。
2.由已知得:f=1.89N/mm2,f[XBzc.gif]=3.5N/mm2,f[XBzy.gif]′=210N/mm2,对砂浆面层,强度系数η[XBzs.gif]=0.9,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式(8.2.3)得:
[LXL20160214_1_19.gif]
[单选题]某熔炼炉厂房炉前钢平台主梁GL-1为单跨带悬臂段简支梁,采用焊接H型钢H1200×400×12×20,其截面特性Ix=713103×104mm4,Wx=11885×103mm3,Sx=6728×103mm3,钢材采用Q235-B,焊条为E43型,主梁GL-1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为简化计算,梁上作用的荷载已折算为等效均布荷载,其中恒载设计值g=12kN/m(含结构自重),活载设计值q=80kN/m。[2009年真题]
[LXL20160204_1_225.gif]
试问,主梁GL-1跨中截面的最大弯曲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梁无截面削弱。
200
解析:1.活载仅在AB跨作用时跨中的弯矩最大,由于悬臂部分恒荷载有利于减小跨中梁的弯矩,所以在计算跨中弯矩时,从最不利的角度考虑,应不计算分项系数,则
[LXL20160205_1_45.gif]
=25887.5-80=2507.5kN.m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1.1条,γx=1.05,按最不利算,取大值:
[LXL20160205_1_46.gif]。
2.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1.2条,[LXL20160205_1_47.gif]式中,[LXL20160205_1_48.gif]代入得:[LXL20160205_1_49.gif]。
3.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3.4.1-1,端面承压(刨平顶紧)时,f[XBce.gif]=325N/mm2;A[XBce.gif]=N/f[XBce.gif]=1058×103/325=3255.4mm2;t[XBzs.gif]≥3255.4/2/120=13.6mm;根据式(4.3.6-2)有:t[XBzs.gif]≥b[XBzs.gif]/15=160/15=10.7mm,取t[XBzs.gif]=14mm。
4.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3.7条,
[LXL20160205_1_50.gif];
按b类截面查附录表C-2,得ψ=0.98;
根据式(5.1.2-1)有:[LXL20160205_1_51.gif]。
[单选题]某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00mm,柱及承台相关尺寸如下图所示。已知柱为方柱,承台居中心,柱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900kN。
[LXL20160214_1_153.gif]
已知求得β[XB0x.gif]=β[XB0y.gif]=0.7,则验算柱对承台的冲切时,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8580
解析: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7条,已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XBzt.gif]=1.71N/mm2,h0=h-a1=1150-110=1040;冲切系数β[XB0x.gif]=β[XB0y.gif]=0.7;插值法求得影响系数[LXL20160215_1_45.gif]。
如题图所示,可知b[XBzc.gif]=h[XBzc.gif]=700mm,a[XB0x.gif]=a[XB0y.gif]=1200-300/2=1050mm>h0=1040mm,取a[XB0x.gif]=h0=1040mm;则可求得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为:
[LXL20160215_1_46.gif]
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8条,柱下桩基独立承台应分别对柱边和桩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斜截面进行受剪计算。当柱边外有多排桩形成多个剪切斜截面时,尚应对每个斜截面进行验算。
已知截面高度影响系数为:[LXL20160215_1_47.gif],
剪跨比为:[LXL20160215_1_48.gif];则剪切系数为:[LXL20160215_1_49.gif];
代入公式得,承台的斜截面抗切成载力设计值为:
[LXL20160215_1_5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