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通过触诊发现肌筋膜内的触发点

题目: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可通过()确立。

解析:与体表疼痛不同,肌肉疼痛一般为钝痛,定位不明,且位置较深。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是通过触诊触及肌筋膜触发点而确立的。肌筋膜触发点是指肌肉或其筋膜内的引起患者疼痛的一个高应激性的区域。   B.肌筋膜疼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区域性疼痛综合征,这一点与纤维肌痛正好相反,后者是一种影响较广泛的综合征。然而,多达45%的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可有3—4个象限的全身性的疼痛。因此,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应怀疑存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但是存在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的患者也可以患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C.美国疼痛协会对此达成共识,即肌筋膜疼痛与纤维肌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D.全身性触诊可鉴别肌筋膜紧绷带和全身性肌肉痉挛。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Kuntz神经是以下哪个的分支()
  • 支配上肢的T2交感纤维

  • 解析:支配上肢的交感神经来自C7、C8和T1的灰交通支,有时C5和C6也参与其中,形成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会有效地使上肢失去交感神经的支配。   在某些病例中T2和T3的灰交通支会支配上肢,而这些交感纤维并不经过星状神经节,这是Kuntz纤维。星状神经节阻滞被充分阻滞的情况下,交感神经性疼痛没有完全缓解,这就提示存在Kuntz纤维。这些交感纤维可以通过后路途径加以阻滞。

  • [单选题]药物经鞘内使用都会引发肉芽肿,除了()
  • 舒芬太尼

  • 解析:鞘内镇痛共识专家组2007年指南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专家组一致认为导管相关肉芽肿是硬膜外疼痛治疗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并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多种因素导致肉芽肿形成,包括药物,导管位置(大部分肉芽肿发生在胸段,该处脑脊液容量和流速较小),脑脊液量(特别是量少时)和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脑脊液越少代表药物浓度越高)。就吗啡而言,大部分案例中使用的浓度至少为40mg/ml。在使用氢吗啡酮的案例中,大部分浓度至少为10mg/ml。虽然一些专家认为应该将导管放置在脑脊液疗较大的下胸段脊髓,但是即使在那个位置仍然会产生肉芽肿。药物的浓度被认为是导致硬膜外导管相关肉芽肿最主要的因素。A,B,C和D.鞘内注射除了舒芬太尼和绝大部分情况下的芬太尼,几乎所有的药物都会导致炎症性肿块。在撰写本文时,就有至少3篇文献报道了巴氯芬相关肉芽肿。虽然文献报道可乐定能够预防肉芽肿形成,但是仍然有报道单纯使用可乐定或联合其他药物导致肉芽肿情况的发生。

  • [单选题]以下何种情况提示患者的功能可能得到改善并且可以回归工作()
  • 主动修复过程结合认知治疗

  • 解析:关于功能恢复或重返工作,“被动”的康复方法被认为没有“主动”干预的效果好。主动处理方法包括限额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对疼痛和活动的恐惧。被动的康复方法有时需要患者不太主动参与,而更依赖于临床医生帮助缓解疼痛。许多主动的方法与认知疗法相匹配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很少有明确研究对介入疗法、阿片类药物治疗或免费治疗对患者返回工作的作用进行过研究和比较。目前大多数调查着力于对慢性背部和颈部疾病人群进行调查分析,但是对纤维肌痛和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主动康复疗法比被动疗法对功能恢复的疗效更好。

  • [单选题]关于疼痛治疗的含义哪项是错误的
  • 疼痛治疗只限于镇痛

  • 解析:疼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疗法、中医、心理学和手术等,不仅针对于疼痛性疾病,还涵盖了许多非疼痛性疾病。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疼痛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