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少阴病中出现“自利而渴”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D
  • 寒侵少阴,真阳受困,津不上承


  • [单选题]下列何方需用“清浆水”煎煮?
  • 正确答案 :B
  • 枳实栀子豉汤


  •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
  • 正确答案 :A
  • 恶阻


  • [单选题]温病见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舌边尖红,脉数,其治疗宜用
  • 正确答案 :D
  • 清燥救肺汤


  • [单选题]用治食积气滞,湿热互阻,下痢里急后重者,宜选下列何组药物最佳
  • 正确答案 :C
  • 木香、槟榔

  • 解析:木 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 [单选题]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正确答案 :C
  • 人参、桑白皮

  • 解析:九仙散(录自《卫生宝鉴》)   【组成】罂粟壳 乌梅 五味子 款冬花 桑白皮 贝母 桔梗 人参 阿胶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 [单选题]组成药物中含有白芍、玄参、麦冬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养阴清肺汤


  • [单选题]关于主诉,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
  • 是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 [单选题]正常人背部第1、2胸椎附近可听及的呼吸音是
  • 正确答案 :C
  • 支气管呼吸音


  • [单选题]情绪由哪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
  • 正确答案 :E
  • 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 解析:情感,认知,生理变化

  • [单选题]冠心病患者中有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被称为
  • 正确答案 :A
  • A型行为类型


  • [单选题]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缓,又能治疗心动过速,是腧穴的
  • 正确答案 :D
  • 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 解析:所谓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使亢进的或低下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

  • [单选题]起于大趾丛毛之际的经脉是
  • 正确答案 :C
  • 足厥阴肝经

  • 解析: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 1.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循行.png] 2.足厥阴肝经联系脏腑: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二、主治概要: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 [单选题]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舒张进针法

  • 解析:进针方法:   1.单手进针法:只应用刺手将针刺入穴法的方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巾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施捻转。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2.双手进针法: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人穴位的方法。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以下4种: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人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人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的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押手配合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 (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 [单选题]皮肤针法的循经叩刺法常用于叩刺
  • 正确答案 :B
  • 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 解析:皮肤针循经叩刺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 [单选题]用远部取穴法治疗脏腑疾病,首选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C
  • 肘膝关节以下腧穴

  • 解析:远部取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组成处方,广泛用于脏腑病、五官头身疾患。通常以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为主。包括本经取穴、异经取穴。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全科医学(中级)[代码:301]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