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进行检查,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消防控制室与其他部位分隔的楼板的耐火极限为1.00h

  •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2.7条,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 [单选题]北方冬季寒冷,某居民购买了一台可移动式电热器用于取暖,其功率低于3kW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那么它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 )m以上的距离。
  • 正确答案 :C
  • 0.3

  • 解析:低于3kW以下可移动式电热器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 [单选题]下列关于探测器底座的安装说法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当采用焊接时,应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 解析:探测器底座的安装:(1)探测器的底座应安装牢固,与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应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2)探测器底座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 [多选题]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 正确答案 :BCDE
  • 适用性

    综合性

    系统性

    科学性

  • 解析:在建立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

  • [多选题]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
  • 正确答案 :ABCE
  • 单位的基本情况

    应急组织机构

    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绘制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

  • 解析: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应急组织机构、火情猜想、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初期火灾处置程序和措施、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绘制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相关注意事项等。

  • [多选题]爆炸性粉尘环境根据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分为( )。
  • 正确答案 :CDE
  • 20区

    21区

    22区

  • 解析: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将可燃性粉尘环境分为三个区,即20区、21区、22区。

  • [单选题]水喷雾灭火系统投入运行后应进行维护管理,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维护管理,分别应掌握的知识与性能,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B
  • 熟悉水喷雾灭火系统各组件的结构


  • [单选题]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维护管理周期检查项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每年应对选定的防护区进行1次模拟启动试验

  • 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第8.0.8条,每年应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喷气试验。

  • [单选题]关于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放空管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可通过放空管向大气排放

  • 解析: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5.5.11条,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气排放时,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续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20m以外斜上45°的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2)间歇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10m以外斜上45°的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3)安全阀排放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方,排放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m以上。

  • [单选题]某座10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6m,一至五层为住宅,六至十层为办公用房。住宅部分与办公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不燃性楼板和无任何开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
  • 正确答案 :B
  • 2.00

  • 解析: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楼板和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完全分隔。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