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某高层住宅楼(丙类建筑),设有两层地下室,地面以上为16层,房屋高度45.60m,室内外高差0.30m,首层层高3.3m,标准层层高为2.8m。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采用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1~3层墙体厚度均为250mm,地上其余层墙体厚度均为200mm,在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其短肢剪力墙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5%。其中一榀剪力墙一至三层截面如图34-38(Z)所示。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7层楼板面以下为C35(f[XBzc.gif]=16.7N/mm[SB2.gif],f[XBzt.gif]=1.57N/mm[SB2.gif]),7层以上为C30,墙体竖向、水平分布钢筋以及墙肢边缘构件的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墙肢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JZ634_307_1.gif]
解析:1.根据《抗规》第6.2.9条,墙肢1截面的有效高度为:h[XBzw0.gif]=h[XBzw.gif]=2100mm(已知条件给出) 根据《抗规》式(6.2.9-3), [JZ634_307_2.gif] 根据《抗规》式(6.2.9-2),[JZ634_307_3.gif] 由《抗规》表5.4.2查得γ[XBRE.gif]=0.85 [JZ634_307_4.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在已知剪力墙端部截面有地震组合弯矩计算值与之对应的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的前提下,如何确定该墙截面的受剪承载力限值; 2.剪力墙的剪跨比计算; 3.对剪力墙剪压比限制条件的理解。 【解题分析】 1.对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2.9条规定,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 当剪跨比大于2.0时 [JZ634_308_1.gif] 当剪跨比不大于2.0时 [JZ634_308_2.gif] 2.规范给出的上述限制条件,目的是规定剪力墙截面尺寸的最小值,实际上是限制剪力墙截面的最大名义剪应力值。研究表明,当剪力墙的名义剪应力值过高时,会在早期出现斜裂缝,从而使抗剪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即使配置很多的抗剪钢筋也会过早发生剪切破坏。 3.另外,当剪跨比较小时,剪力墙的剪切变形会更大,对剪应力的限制应该更严格,因此,规范以剪跨比2.0为界给出了两个剪应力限制条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混凝土的脆性特征会更加明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未考虑这一点,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2.2条第6款(针对剪力墙《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在第7.2.7条)也给出了类似上述的限制条件,只是在公式右端增加了一个系数β[XBzc.gif]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50时的脆性影响。这是《抗规》与《高规》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即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两标准是没有差异的,本题亦如此,但由于考虑2011年注册考试处在新老规范交接期,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惑,节省考生答题时间,本题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4.要正确解答本题,还需对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λ进行正确计算。针对二级考生本题未设考点,考生只要带入所给M[XBzw.gif]、V[XBzw.gif和h[XB0.gif]即可得出λ,再根据规范对上述限制条件作出正确判别不难计算出本题所求的墙肢1底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如果粗心或对规范上述限制条件理 解有误就会错选D。另外,虽然对本题解答无关,但考生应该注意:计算剪跨比时内力均不需调整,目的是以便反映剪力墙的实际剪跨比。 5.此外,不同规范对 混凝土剪力墙计算高度h[XB0.gif]的规定稍有差异,为了方便考生解答,本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给出了h[XBzw0.gif]=h[XBzw.gif]的提示 。 2.墙肢1:[JZ634_309_1.gif],为一般剪力墙。 根据《高规》表4.8.2,该墙肢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高规》第7.1.9条,1~2层属于底部加强部位, 根据《高规》第7.2.15条,第三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根据《高规》表7.2.16,二级抗震约束边缘构件长度 l[XBzc.gif]=max(0.20h[XBzw.gif],1.5b[XBzw.gif],450)=max(0.2×2100,1.5×250,450)=450mm h[XBzc.gif]=max(b[XBzw.gif],l[XBzc.gif]/2,400)=max(250,450/2,400)=400mm 暗柱面积: A[XBzc.gif]=h[XBzc.gif]b[XBzc.gif]=400×250=100000mm[SB2.gif] 根据《高规》第7.2.16条,二级抗震 A[XBzszmzizn.gif]=ρ[XBzmzizn.gif]A[XBzc.gif]=1.0%×100000=1000mm[SB2.gif],且不小于6[JZ634_145_2.gif]14(A[XBzs.gif]=923mm[SB2.gif]) 则取6[JZ634_145_2.gif]16,A[XBzs.gif]=1205mm[SB2.gif]>1000mm[SB2.gif],故选C。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剪力墙类别的判定; 2.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 3.对剪力墙结构设置加强部位的理解以及约束边缘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由本题题干可知,该工程属于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1.2条的“注”可以判别墙肢1属于一般剪力墙,因此,可按照一般剪力墙的要求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确定其抗等级、底部加强部位以及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从而可以顺利解答本题。 2.如果考生审题不严或对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理解有误,误将墙肢1判别为短肢剪力墙,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1.2条第3款将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即使选对答案也属于概念不清。 3.需要指出的是2011年注册考试处在新老规范交接期,为避免因不同规范给考生带来的解题困难,本题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作答关于短肢剪力墙以及有关剪力墙的构造规定新《高规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与旧《高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有所差异,在此不一一列举,考生只要依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相关条文不难解答本题。 3.墙肢2 [JZ634_310_1.gif] 根据《高规》第7.1.2条该墙属于短肢剪力墙, 由《高规》4.8.2表及第7.1.2条第3款,其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高规》表7.2.16注3,墙肢2翼墙长度大于其厚度的3倍,即1250mm>250×3=750mm,根据《高规》第7.1.2条第4款,墙肢2轴压比限值为0.5。 已知t[XBzc.gif]=16.7N/mm[SB2.gif],A=1550×250=387500mm[SB2.gif], 则N≤0.5f[XBzc.gif]A=0.5×16.7×387500=3235625N=3236kN 故选A.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对短肢剪力墙的理解及判别; 2.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制条件。 【解题分析】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1.2条“注”: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新《高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有所调整,其第7.1.8条“注”: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旧《高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短肢剪力墙规定比较严格,其抗震等级按照提高一级采用,由于墙肢2属于短肢剪力墙,本工程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故墙肢2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其轴压比限值为0.5,因此,不难求出墙肢2满足轴压比限值条件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最大轴向压力设计值。 2.虽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取消了对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规定(注意,相应调整了其他规定),但2011年注册考试仍属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施行期,故本题应按旧《高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进行解答。 4.根据《抗规》第6.4.5条,箍筋最小直径为[JZ634_183_1.gif]8mm,最大间距为100mm, 由《抗规》表6.4.5-3,查得λ[XBzv.gif]=0.2,则 [JZ634_311_1.gif] 按[JZ634_183_1.gif]8@100计算 [JZ634_311_2.gif] 按[JZ634_183_1.gif]10@100计算 [JZ634_311_3.gif] 按[JZ634_183_1.gif]12@100计算 [JZ634_311_4.gif] 故选C。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在已知剪力墙抗震等级和其轴压比的前提下,如何确定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置要求; 2.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方法。 【解题分析】 1.研究表明,剪力墙的边缘构件配置横向钢筋,可以约束混凝土从而改善混凝土受压性能,增大延性,因此,规范对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具有足够的延性。 2.本题针对二级考生,降低答题难度,直接给出了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4.5条即可确定该墙肢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λ[XBzv.gif]。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式(6.3.9)计算出其相应体积配箍率的最低要求。 3.在已知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前提下,通过试算选择最低构造要求的箍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关于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的计算,首要问题是正确理解体积配箍率的概念,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7.8.3条(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7.8.3条)体积配箍率即指核心面积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积所含间接钢筋的体积,参照式(7.8.3-2)可求出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为了避免计算差异和不同规范带来的解题困难,本题给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不计入墙水平分布筋;假定不计入箍筋重叠部分”的提示。 5.连梁跨高比[JZ634_312_2.gif] 根据《高规》第7.2.22条,连梁的剪力设计值: [JZ634_312_3.gif] 根据《高规》式(7.2.24-3), [JZ634_312_4.gif] 根据《高规》表6.3.2-2规定二级抗震等级连梁的箍筋构造要求,其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s=min[600/4,8×14,100]=100mm 选配双肢箍[JZ634_183_1.gif]10@100,[JZ634_312_5.gif] 选配双肢箍[JZ634_183_1.gif]12@100,[JZ634_312_6.gif] 故选D。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连梁剪力设计值确定:在已知连梁左右端弯矩设计值的条件下如何确定连梁端部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2.连梁截面承载力的验算:在已知连梁端部截面剪力设计值的条件下,确定符合规范最低要求的连梁抗剪箍筋面积; 3.规范对连梁抗剪箍筋的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连梁是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的构件,规范根据震害经验和相关试验成果对之进行了比较严格的规定:截面尺寸的规定;承载力的验算要求;剪力设计值的规定等。本题主要是考察连梁剪力设计值的确定和截面承载力的验算。 2.为了实现连梁的强剪弱弯、推迟剪切破坏、提高延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亦有类似的规定,本题为了方便考生解答指出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作答)第7.2.22条给出了连梁剪力设计值的相关规定和不同抗震等级的增大系数。本题已经给出连梁抗震等级和其端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式(7.2.22-1)即可求出其剪力设计值。 3.关于连梁截面验算,实际上应包括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两部分。受弯验算与梁相同,规范未列条文规定,连梁的受剪验算《高规》JGJ 3-2002第7.2.24条给出了明确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剪力设计值是经过第7.2.22条调整增大过的,目的是保证连梁的强剪弱弯,本题中只要将上述调整求得的剪力设计值带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式(7.2.24-3)便可得到满足规范、规程最低要求的抗剪钢筋面积。 4.另外,连梁的跨高比是影响连梁抗剪性能的重要因素(需要说明的是,在跨高比计算中对连的计算跨度l如何取值,规范没有明确,此处,按连 梁的净跨或连梁的计算跨度计算,均不影响跨高比的判 别),故规范对小跨高比的连梁限制更加严格,并以2.5 为界,本题连梁跨高比小于2.5,因此采用《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公式(7.2.24-3)进行计算。 5.另外,还需注意,《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2.26条第2款:沿连梁全长 箍筋的构造应按本规程第6.3.2条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 筋的构造要求采用,所以,剪力墙箍筋的配置尚需结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6.3.2 条的构造规定综合确定。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试问,设计中柱A基础时,由各层(含底板)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XBzk.gif](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地下室顶板活荷载按楼面活荷载考虑; ②底板的活荷载由基础承担。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计算地基持力层范围内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时,试问,所需的地基压力扩散角θ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
梁L-1选用HN446×199×8×12,其截面抵抗矩Wx=1300×103mm3;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已知均布荷载设计值q=8kN/m(已含结构自重),集中荷载设计值P=56kN。试问,梁L-1跨中截面弯曲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 支座反力 [LXL20160204_1_204.gif]
试问,在计算简图18.000m标高处,次梁L1作用在主梁KL1上的集中荷载设计值F(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当板长边/板短边>2时,按单向板推导荷载;②次梁L1在中间支座处的剪力系数为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