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患者,男,58岁。每日清晨即腹胀泄泻,白昼如常人,喜热饮食,舌质淡,脉沉细。首选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吴茱萸

  • 解析:症状显示患者脾肾阳气亏虚,五更腹泻,治疗宜温补脾肾之阳,又要燥湿止泻,故正确答案选D

  • [单选题]患者,女,21岁。形体消瘦,腹部隐痛,大便有虫节片排出,诊断为绦虫。槟榔的用量是
  • 正确答案 :D
  • 60g

  • 解析:槟榔具有杀灭绦虫的功效,剂量宜大不宜小,60克是常用量,故正确答案选D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镇心安神药组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龟板、鳖甲

  • 解析:重镇安神药 朱 砂 镇惊安神 清心,解毒 有毒,不入煎剂 磁 石 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龙 骨 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滑脱诸证 琥 珀 镇惊安神 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冲服

  • [单选题]解表剂不宜用于
  • 正确答案 :E
  • 麻疹已透


  • [单选题]头晕目眩,最少见于下列哪项中
  • 正确答案 :D
  • 阳虚


  • [单选题]关于事实类信息的记忆是
  • 正确答案 :A
  • 陈述性记忆


  • [单选题]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亚历山大


  • [单选题]医德修养的意义直接体现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医德修养为医务人员完善医德人格所必需


  • [单选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合格后,必须
  • 正确答案 :B
  • 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才具备合法行医条件


  • [单选题]胃痛属寒邪客胃者,治法是
  • 正确答案 :A
  • 散寒止痛

  • 解析:1.寒邪客胃证   证候主症: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证
  • 正确答案 :D
  • 舌苔薄白

  • 解析:3.肝气犯胃证 证候主症: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四逆散+川芎、香附、陈皮)

  • [单选题]胁痛虽有虚实之分,但其病变主要涉及到
  • 正确答案 :C
  • 肝与胆

  • 解析:(二)病机   基本病机——肝络失和。   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   病位——肝胆,与脾胃及肾相关。   病理因素——气滞、血瘀、湿热。   病性—虚实之分。   实证—肝郁气滞、肝失条达,瘀血停着、胁络不通,湿热蕴结、肝失疏泄;   虚证—阴血不足、肝络失养。   气血虚实相兼转化:   初病在气,肝郁气滞→日久转为血瘀,或气滞血瘀并见。实证日久,化热伤阴→肝肾阴虚→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 [单选题]消渴病以哪脏最为关键
  • 正确答案 :D
  • 解析:消渴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 (二)病机 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病变脏腑——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病理因素——虚火、浊瘀。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消渴病有在肺、胃(脾)、肾的不同,常互相影响。 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 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 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 故“三多”之症常相互并见。

  • [单选题]某女,30岁,经期口舌糜烂,口燥咽干,月经量少,五心烦热,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细数,此病辨证为
  • 正确答案 :C
  • 阴虚火旺


  •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与至阳穴相平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膈俞


  • [单选题]女性,33岁。咳喘息粗,烦躁胸满,痰黄难咯,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宜选用
  • 正确答案 :D
  • 桑白皮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中级)[代码:313]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