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病邪轻浅者,其治法是
  • 正确答案 :E
  • 扬之

  • 解析: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 [单选题]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A
  • 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

  • 解析:【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释义】误下伤脾,脾伤运化失职,气机壅滞则腹满;血脉不和,经络不通则腹痛,因病位在脾,故曰“属太阴也”。然此虽属太阴,却与太阴病本证不同,彼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所致,故除见腹满时痛外,更见食不下,呕吐,下利等,当用理中汤治疗;而本证仅见腹满时痛,余症不显,为脾伤气滞络瘀所致,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中风,邪在于经可见
  • 正确答案 :B
  • 即重不胜


  • [单选题]痰饮病的形成与何脏关系最为密切
  • 正确答案 :C
  • 解析:痰饮的病变脏腑——肺、脾、肾、三焦,脾首当其冲。

  •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证的症状为
  • 正确答案 :D
  • 其人苦渴,小便不利,少腹畏寒

  • 解析:瓜蒌瞿麦丸证 原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瓜蒌瞿麦丸主之。

  • [单选题]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 正确答案 :C
  • 解析:甘味 能补——补益   能和——和中、调和药性   能缓——缓急止痛 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食中毒等。

  • [单选题]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饴糖


  • [单选题]患者张某,男性,78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疲,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沉弱。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金匮肾气丸

  • 解析:患者喘促日久,耗伤肺气,久则及肾,以致肺肾俱虚,气失摄纳,故见呼多吸少,肾虚不能主水,见跗肿,肾阳亏虚,失于温煦,可见汗出肢冷,此证为肺虚及肾,温煦失职。故选方为金匮肾气丸。

  • [单选题]患者,男,23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咳黄黏痰,咽喉肿痛,鼻流浊涕,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此病方宜选用
  • 正确答案 :D
  • 银翘散


  • [单选题]最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的人是
  • 正确答案 :E
  • 王清任

  • 解析:王清任注重瘀血导致的心悸怔忡,用血府逐瘀汤每多收效。

  • [单选题]心血瘀阻型胸痹的治法
  • 正确答案 :A
  •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 解析:心血瘀阻   证候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气阴两虚   证候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 [单选题]最早明确指出胁痛与肝胆病变相关的医籍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不是

  • 解析: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又称季肋痛或胁下痛。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关于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 [单选题]温胆汤中功效是清热化痰、止呕除烦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竹茹

  • 解析:温胆汤里有半夏,竹茹,陈皮,枳实,甘草,茯苓,其中竹茹的功效是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 [单选题]按五轮学说,白睛属于
  • 正确答案 :B
  • 气轮


  • [单选题]有主骨生髓功能的脏器是
  • 正确答案 :B

  • [单选题]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寒凉药物的作用
  • 正确答案 :C
  • 温经通络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消化内科学(中级)[代码:306]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