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燥邪致病多从
  • 正确答案 :A
  • 口鼻而入

  • 解析: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多发于秋季的干燥涩滞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耗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于结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司呼吸,开窍于鼻,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可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 [单选题]患者腹内肿块,推之不移,刺痛拒按的临床意义是( )
  • 正确答案 :E
  • 血瘀证

  • 解析:血瘀证临床表现:指瘀血内阻,以疼痛,肿块,出血,舌紫,脉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失却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升浮药性的"性味"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辛、甘,温

  • 解析: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

  • [单选题]雷丸治疗绦虫病,其内服用法是( )
  • 正确答案 :C
  • 入丸、散剂

  • 解析:雷丸治疗绦虫病,入丸、散剂。

  • [单选题]朱砂的成人每次用量应是( )
  • 正确答案 :B
  • 0.1~0.5g

  • 解析:朱砂的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

  • [单选题]具有敛肺止咳、生津安蛔功效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B
  • 乌梅

  • 解析:乌梅的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安蛔,生津。

  • [单选题]王某,男,53岁。出现失眠半年余。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此病证的治法
  • 正确答案 :D
  •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出现失眠半年余为主诉辨病为不寐,。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均为肝火扰心之征象,治以.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 [单选题]抱头火丹的中医治法是
  • 正确答案 :A
  • 疏风清热解毒

  • 解析:抱头火丹,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焮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胎毒常见并发症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硬肿症


  • [单选题]肾病病儿,浮肿已不明显,但面色潮红,手足心热,目睛干涩,痤疮,舌红苔少,脉弦数。治疗首选
  • 正确答案 :B
  • 知柏地黄丸

  • 解析:根据题干,辨证为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故选知柏地黄丸。

  • [单选题]顿咳治疗原则是( )
  • 正确答案 :A
  • 涤痰清火,泻肺降逆

  • 解析:本病主要病机为痰气交阻,肺气上逆,故其治法重在化痰清火、泻肺降逆。

  •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是
  • 正确答案 :C
  • 感染因素


  • [单选题]患者,女,58岁。患风湿痹痛多年,现腰膝酸痛,筋骨痿软无力,脉弦细。用药宜首选
  • 正确答案 :C
  • 五加皮

  • 解析:五加皮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常用于风湿痹症,肝肾不足,筋骨痿软等。

  • [单选题]中风的病理基础是
  • 正确答案 :E
  • 肝肾阴虚

  • 解析:肝肾阴虚是中风的病理基础。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常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
  • 正确答案 :A
  • 疟疾

  • 解析:能够导致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均可发生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中毒性肝炎等。故本题选择A。

  • [单选题]当小儿出现脾胃病时,应特别注意询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喂养史

  • 解析:2.脾胃病多与饮食有关,故1题选择B。传染病多与预防接种史有关,故2题选择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