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实证的临床表现
  • 正确答案 :E
  • 二便不通

  • 解析:1.实的病机:主要是指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邪气和正气都比较强盛。二便不通为邪盛

  • [单选题]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润燥软坚

  • 解析:【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太阳病汗、吐、下后,津液受伤,邪气入里,从阳明燥化;或是阳明病,其人多汗,伤津化燥成实而形成本证。病机里热燥结,气滞胃肠,证属里热腑实证,治宜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 [单选题]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 正确答案 :A
  •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 [单选题]“血痹虚劳篇”中在调补阴阳两虚方面,多侧重于
  • 正确答案 :D
  • 甘温扶阳


  • [单选题]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山楂

  • 解析:山楂   性能: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应用:   肉食积滞证。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泻痢腹痛,疝气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   产后瘀阻腹痛、痛经。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腹泻,咳嗽,咯吐痰涎,色白清稀,舌苔白腻弦滑。首选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半夏、天南星


  • [单选题]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
  • 正确答案 :C
  • 牛黄、熊胆

  • 解析:牛黄   【功效】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熊胆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 [单选题]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麝香

  • 解析:麝香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胎。

  • [单选题]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正确答案 :B
  • 芍药

  • 解析:真武汤的组方附子、白术、生姜、茯苓、芍药

  • [单选题]“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
  • 正确答案 :E
  • 从容和缓,不徐不疾

  • 解析: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一)胃——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和营养状况的优劣 特点:徐和、从容、软滑 (二)神——脉搏有力是有神的标志 特点: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三)根——脉之有根关系到肾 特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单选题]患者,女,30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其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 心阴不足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 正确答案 :C
  • 有无燥屎内结

  • 解析: 1.阳明经证   身大热,汗大出,大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苔黄燥,脉洪大。(四大证)   2.阳明腑证   日晡潮热、腹满痛、拒按,便秘、甚则神昏谵语,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

  • [单选题]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 正确答案 :B
  •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 解析:疾病的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征

  • [单选题]老年消渴患者,病史近20年,10年前出现足部麻木、发凉不适,近5年症状加重,下肢乏力,伴有足趾疼痛,三周前洗脚后出现左足破溃,近一周足部溃疡发展迅速,伴脓性分泌物,肉色灰暗,周围组织红肿,昼夜疼痛,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用方宜选(  )。
  • 正确答案 :C
  • 四妙勇安汤加减

  • 解析:患者有消渴病史近20年,出现糖尿病足的并发症。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之脱疽,治法为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宜用四妙勇安汤加减。

  • [单选题]高渗性缺水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 正确答案 :E
  • 口渴、谵妄


  • [单选题]下列脱囊的临床特征哪一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
  • 亮如水晶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神经内科学(中级)[代码:308]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