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开工前复核基准点、基准线和高程时发现问题,应从( )获取准确结果。
正确答案 :D
建设单位
[单选题]城市道桥、铁路(包括轻轨)、工业厂房等建设项目,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建设单位应依法规定防治措施的时间是( )。
正确答案 :B
建设前期
解析:《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以上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故选项D错误。
[单选题]《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 )负担。
正确答案 :B
用人单位
解析:《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4款规定,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因此,正确选项为B。
[多选题]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期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严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期。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并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排水工作?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