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

题目:下列哪一机关不能制定地方性法规?(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较大的市包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 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

    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

    张某在商店购买首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

    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

  • 解析:解析:A属于盗窃信用卡之后利用情况,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应该按照盗窃罪处理;B李某趁商场的管理人员不注意而秘密将财物占为已有,成立盗窃罪;C张某调换首饰的行为是秘密进行的,目的是非法占有真的首饰,被害人并不知情,这种情形也违背了被害人的意愿,属于盗窃罪的情形;D海洛因属于国家禁止的物品,他人非法持有的也应该为国家没收,一般公民也无权占有,因此,非法占有的也应该成立犯罪。郑某秘密占有这种财物,也应该成立盗窃罪。

  • [单选题]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丙深夜人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当丙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丙的脚,试图拉住他。但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丙构成抢劫罪

  • 解析:解析:A说法正确,甲某伤害村长高某的行为不属于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过程中所必须要求的“当场”使用暴力的情节,在时间上与盗窃罪相隔断,在空间上也不属于直接侵害财产的现场(盗窃的现场在胡某的家里),所以不能转化为抢劫罪,两罪应实行数罪并罚。B说法正确,乙某一行为触犯两罪名,属想象竞合犯,不数罪并罚。C说法错误,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不构成“当场使用暴力”,不转化为抢劫罪。D说法正确,丁的行为已不属于“乘人不备公然夺取”,而是符合抢劫罪构成要件。

  • [单选题]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
  • 抢劫罪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抢夺罪的转化情形,根据《刑法》第267第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不管行为人是否实际使用或以凶器相威胁,均以抢劫罪论处。

  • [多选题]在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行为仍然有效的情形包括( )。
  • 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以承认

    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代理权终止

    在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进行而在被代理人死亡后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完成的事项

  • 解析:解析:一般情况下,在委托代理行为中,被代理人死亡,代理关系终止。但是,为了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行为在以下情况下仍然有效: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予以承认;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到代理事项完成时代理权终止;在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进行而在被代理人死亡后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完成的事项。因此,ABCD均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某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后,又发现其在犯抢窃罪之前还曾犯过盗窃罪,应判处有期徒刑12年。某甲实际执行刑期的最高期限为( )。
  • 20年

  • 解析:解析:这是一道(发现漏罪)数罪并罚的计算题。答题思路如下:(1)某甲属于《刑法》第70条规定的发现漏罪的情形;(2)对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有期徒刑12年;(3)依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确定应当执行的刑期:数刑中最高刑期15年以上,总和刑期27年(=15+12)以下,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所以,其应当执行的最高刑期为20年;(4)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将已经执行的刑期10年减去,某甲还应服刑10年。考生应注意审题,题干的问题是某甲实际执行的刑期,而非还应执行的刑期。

  •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成考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