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0.53
题目:某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柱下桩基础采用九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及减少沉降,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且施工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相关规定。框架柱截面尺寸为1100mm×11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XB0.gif]=20kN/m[SB3.gif]。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图20-24(Z)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JZ634_209_1.gif]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何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7~9度抗震设防的连体结构,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
解析: 根据《高规》第4.3.2条第3款,A不符合;
根据《高规》第4.3.2条第2款第4.3.3条文说明,B不符合;
根据《高规》第4.3.4条第3款,C符合;
根据《高规》第4.3.4条第2款,D不符合。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规定的了解程度。
【解题分析】
1.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竖向地震作用效用放大明显,因而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在7度(0.15g)时应考虑地震作用,该项规定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新增加条款。
2.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必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但应与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地震作用结果进行比较,取不利的结果进行设计。
3.连体结构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结构质量、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不规则,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分析,对结构底部剪力、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对构件设计进行适当调整。
4.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最基本的抗震设计分析方法,底部剪力法一般只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较均匀的高层建筑。
[单选题]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下图所示。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托梁下均设有壁柱(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XBzc.gif]=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XBzy.gif]=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LXL20160205_1_155.gif]
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XBbA.gif](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XBbB.gif](kN)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
140.71;246.99
解析:5.按连续梁分析A支座由托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1=0.375×19.6×5.30+0.437×9.24×5.30=60.36kN;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在支座A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2=0.375× 52.85×5.30+0.437×12.47×5.30=133.92kN;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支座A最不利剪力为:V[XBzbA.gif]=V1+β[XBzv.gif]V2=60.36+0.6×133.92=140.71kN;按连续梁分析B支座在托梁顶面荷载作用下最不利剪力为:V1=0.625Q1l0=0.625×(19.60+9.24)×5.30=95.53kN;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B支座最不利剪力为:V2=0.625Q2l0=0.625×(52.85+12.47)×5.30=216.37kN;B支座的剪力设计值为:V[XBbB.gif]=V1+β[XBzv.gif]V2=95.53+0.7×216.37=246.99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