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衰"宜( )
  • 正确答案 :C
  • 彰之


  • [单选题]春温后期,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
  • 正确答案 :C
  • 夜热早凉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单选题]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 正确答案 :D
  •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 [单选题]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
  • 正确答案 :A
  • 募穴

  • 解析:背俞穴与募穴 1,概念: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为“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 俞为阳,均分布在背部的膀胱经第1侧线上,为阴病行阳的重要位置。募为阴,均分布于胸腹部,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 [背俞穴与募穴.png] 2、临床应用: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 俞、募穴可以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 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 临床上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就是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穴法典型的实例。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呼吸内科学(中级)[代码:305]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