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湿温变证,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宜先用
  • 正确答案 :A
  • 独参汤


  • [单选题]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这种配伍关系是
  • 正确答案 :D
  • 相反

  • 解析: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属于配伍禁忌。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

  • [单选题]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 正确答案 :C
  • 独活

  • 解析:独活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应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2.表证风寒挟湿。   3.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 [单选题]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山楂

  • 解析:山楂   性能: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应用:   肉食积滞证。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泻痢腹痛,疝气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   产后瘀阻腹痛、痛经。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 [单选题]患者,女,50岁。胸闷憋气,痰多黄黏,大便干结,舌体胖大。首选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瓜蒌

  • 解析:瓜蒌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   1.痰热咳喘。   2.胸痹,结胸。能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   3.肺痈,肠痈,乳痈。能清热散结消肿,常配清热解毒药以治痈证。   4.肠燥便秘。能润燥滑肠。

  • [单选题]治惊痫抽搐之证,不论寒证或热证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天麻

  • 解析:天麻   【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   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2.眩晕,头痛。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   3.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

  • [单选题]下列哪味药忌用火煅
  • 正确答案 :D
  • 雄黄


  • [单选题]具有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炉甘石


  • [单选题]升麻葛根汤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E
  • 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 [单选题]心理过程包括哪三个过程
  • 正确答案 :C
  • 认识、情绪和意志

  • 解析: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不要求)

  • [单选题]同样的应激源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
  • 正确答案 :B
  • 不同的反应


  • [单选题]初级卫生保健是由
  • 正确答案 :A
  •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 [单选题]不属于医学道德评价客观标准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医院的经济创收和发展


  • [单选题]男,32岁,腹外伤,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好转。24小时后发生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C
  • 脾破裂

  • 解析:部分病人外伤后发生脾包膜下破裂,36~48小时后血肿冲破包膜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称延迟性脾破裂。另外少数病人脾破裂后由于周围组织的包裹形成局限性血肿,以后再度破溃引起大出血。

  • [单选题]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属于
  • 正确答案 :A
  • 肝风内动


  • [单选题]郑声的病因是
  • 正确答案 :B
  • 脏气衰竭,心神散乱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学(中级)[代码:304]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8]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