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北齐律》
题目:在中国历史上最先确立12篇体例的法典是( )。
解析:解析:北齐在武成帝河清三年(公元564年),由封述等人在总结十余年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北齐律》,使之成为当时具有最高水准的封建法典。《北齐律》体例12篇949条,在中国封建法典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隋唐时期的封建立法也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选项A不正确,魏明帝时,有识于汉朝律令的繁杂,于太和三年 (公元229年)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即《魏律》或《曹魏律》。选项B不正确,《晋律》对汉魏法律进行改革,形成20篇602条的格局。选项D不正确,隋朝的《开皇律》的体例也是参照《北齐律》,为12篇。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维护和保障立法科学性的重要原则是( )。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解析:解析:立法的科学性原则要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尽量反映客观规律。
[单选题]《刑法》第253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此条规定的是( )。
引证罪状
解析:解析: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特征的描述。根据对罪状描述方式的不同,罪状一般可以分以下几种:(1)简单罪状;(2)叙明罪状;(3)空白罪状;(4)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形式;(5)引证罪状。显然,《刑法》第253条第2款的规定属于引证罪状。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体现我国地方制度特色的是(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4条第3款的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为了在单一制下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国家采用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故选B项。不选A项的理由: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种“独立”并非“相对”独立。不选C项的理由:根据《宪法》第3条的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可见,中央和地方分权制度的表述错误。D项错误的理由:经济特区不是我国特有的制度,不具有中国特色。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 )。
由债权人承担
解析:解析:合同法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单选题]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 )的原则。
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 )的质询案
国务院
[单选题]关于刑法上认识错误哪个说法不正确?( )
甲杀丁并碎尸,用塑料袋包装,对乙谎称是鸦片,以5000元的价格托乙运至火车站寄存柜中存放。乙按吩咐搬运至寄存柜中。乙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解析:解析:法律认识错误中的“假想无罪”原则上不排除罪责,但可以情减轻罪责,A正确。事实认识错误包括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B正确。C选项中甲的行为属于目标打击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该认识错误对行为的性质没有影响,C正确。D选项中乙的行为属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客体错误,客体错误阻却行为人对错误的事实承担故意的罪责,对乙不能按照帮助毁灭证据罪定罪,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