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车的隧道,无论单孔、双孔,均定为三类隧道
题目:判定某封闭段长度为1.5km的城市交通隧道的类别,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2.1.2条,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和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XF01_3018_1.gif]
由上表可知,选项A为二类隧道。选项B,其可能为“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机动车”或“仅限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其分别为三类或四类隧道。选项C为三类隧道。D项表述错误。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陆上与装卸作业无关的其他设施与油品码头的间距不应小于( )m。
40
解析:根据《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第4.2.7条,陆上与装卸作业无关的其他设施与油品码头的间距不应小于40m。
[单选题]下列建筑或场所中,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的是( )。
粮食仓库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2.1条,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1)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和仓库。(2)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注: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3)体积大于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建筑、展览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等单、多层建筑。(4)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以及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5)建筑高度大于15m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和其他单、多层民用建筑。根据第8.2.2条,本规范第8.2.1条未规定的建筑或场所和符合本规范第8.2.1条规定的下列建筑或场所,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但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2)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3000m3的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5000m3的戊类厂房(仓库)。(3)粮食仓库、金库、远离城镇且无人值班的独立建筑。(4)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建筑。(5)室内无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不大于5000m3的其他建筑。
[单选题]某二级耐火等级的3层养老院,老人住宿床位数80张,总建筑面积4000m2,设置了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下列关于该场所配置手提式灭火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单具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为3A,最大保护距离应为15m
解析:老人住宿床位数80张,属于严重危险等级。可燃固体火灾,单具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应为3A,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15m。
[单选题]某3层商业建筑,采用喷头保护吊顶下方空间。该建筑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共设计有3000个喷头保护吊顶下方空间。该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组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 )个。
6
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6.2.3条,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洒水喷头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800只;干式系统不宜超过500只。(2)当配水支管同时设置保护吊顶下方和上方空间的洒水喷头时,应只将数量较多一侧的洒水喷头计入报警阀组控制的洒水喷头总数。本题中报警阀组的设置数量为3000/500=6(个)。
[单选题]在房间内设置点型感温、感烟探测器时应当考虑顶棚下方的梁对探测器的影响,以下关于梁对火灾探测器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对于凸出顶棚高度为550mm的梁,由于其高度大于500mm,可以作为挡烟设施使用,会限制烟气在房间内的流动,因此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解析: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2)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相关要求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数量。(3)当梁凸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4)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相关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5)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