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D
  • 不需非T细胞参与

  • 解析:细胞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抗原识别阶段;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效应细胞产生及效应阶段,包括对抗原的清除及免疫应答的调节

  • [单选题]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血液内含量较低,一般接触传染不如乙型肝炎强,试问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染方式是
  • 正确答案 :B
  • 输血传染

  • 解析:丙型肝炎为血液传播疾病

  • [单选题]下列哪种行为有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 正确答案 :A
  • 共用剃须刀

  • 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公用剃须刀可以血液传播。

  • [单选题]下列措施中,对于预防牛海绵状脑病及人类克雅病无效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手术器械苯扎溴胺浸泡

  • 解析:苯扎溴胺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和带阴电的细菌吸附,破坏细胞膜,改变其渗透性而起杀菌作用,但牛海绵状脑病及人类克雅病的病原体并无细胞膜结构,苯扎溴胺对其无任何作用。

  • [单选题]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
  • 正确答案 :E
  • 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


  • [单选题]关于病因概念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D
  • 是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的致病因子


  • [单选题]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
  • 正确答案 :E
  • 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


  •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是

  • 解析:本题考点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去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流行病学特有的分析性、实验性研究方法去探索和验证病因。在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与此同时,流行病学不断总结各种实践经验,提炼疾病防制成果,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创造并发展了流行病学自身特有的方法。

  • [单选题]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以分解为
  • 正确答案 :E
  • 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误差变异

  • 解析:随机区组设计是将数据按区组和处理组两个方向进行分组,所以随机区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是由不同的区组、不同的处理和误差导致的。

  • [单选题]以下何者不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 正确答案 :D
  • 加强体育锻炼


  • [单选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适用于
  • 正确答案 :C
  • 健康成人和2岁以上的儿童


  • [单选题]商业灭菌是指
  • 正确答案 :E
  • 罐头食品的杀菌


  • [单选题]所谓病例对照研究是指
  • 正确答案 :D
  • 通过调查患某病的病例组与未患该病的对照组以往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以判定该因素与该病是否存在关联


  • [单选题]下列检查获阳性结果均有助于流脑的诊断,但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咽拭子培养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的类别与病种(包括新增加的病种)为
  • 正确答案 :E
  • 三类,39种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斯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从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被列为丙类传染病。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小儿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妇产科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