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骨迷路因局灶性吸收并被富含血管和细胞的海绵状新骨所替代,继而血管减少,骨质沉着,形成骨质硬化病灶而产生的疾病,称为
  • 正确答案 :A
  • 耳硬化症

  • 解析:耳硬化症 骨迷路因局灶性吸收并被富含血管和细胞的海绵状新骨所替代,继而血管减少,骨质沉着,形成骨质硬化病灶而产生的疾病。

  • [单选题]听力损失为41~55dB是
  • 正确答案 :B
  • 中度聋

  • 解析:国际通用的耳聋分级为国际标准化组织1964年公布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亦推出类似标准。以500Hz、1000Hz和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听力损失26~40dB为轻度聋,41~55dB、56~70dB、71~90dB和大于91dB依次为中度聋、中重度聋、重度聋和极度聋。

  • [单选题]治疗外耳道耵聍腺肿瘤首选
  • 正确答案 :D
  • 手术治疗

  • 解析:外耳道耵聍腺肿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故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虽然耵聍腺瘤和多形性腺瘤的病理组织学均为良性,但复发及恶变率甚高,临床按具有恶性倾向肿瘤或潜在恶性肿瘤的手术原则处理。

  • [单选题]与鼻骨上缘相连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额骨


  • [单选题]儿童玩耍时鼻腔塞入了塑料小球,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 正确答案 :D
  • 用钩状或环状耵聍钩绕至异物后方再向前钩出

  • 解析:用镊子夹取圆滑的异物时有异物滑脱和推向后鼻孔或鼻咽部、误吸入喉腔或气管内的危险。

  • [单选题]治疗上颌窦内的异物最适宜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行鼻内镜监视下经下鼻道或唇龈沟进路异物取出术

  • 解析:治疗上颌窦内的异物最适宜的方法是行鼻内镜监视下经下鼻道或唇龈沟进路异物取出术。

  • [单选题]急性上颌窦炎可引起
  • 正确答案 :C
  • 眶上额部疼痛伴同侧颌面部痛

  • 解析:(1) ~(4)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列牙痛。头痛晨起轻,午后或久坐时加重,这主要是因上颌窦内经过半天的时间,脓液平面到达自然开口开始流出,刺激开口而发生头痛。卧床半小时后,头痛减轻。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头痛有时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则与急性蝶窦炎相似,疼痛位于枕部。急性额窦炎:头痛具有明显的定位性和时间性。头痛部位常在前额部,且呈周期性发作。头痛在上午起床后开始,逐渐加重,中午最剧烈,午后逐渐减轻,夜间可完全消失,次日疼痛如故。周期性头痛形成的机制可能是:晚间睡眠头部呈卧位使窦内脓性分泌物难以排出而积蓄,晨起头部呈直立位,脓性物积留于窦底和窦口,借重力和微弱的纤毛运动逐渐排出,其过程缓慢并使窦内产生负压甚至真空。因此脓性物的刺激加"真空性头痛"致早晨即头痛,并逐渐剧烈和持久。午后窦内脓性物逐渐排空,脓性物刺激和窦内"真空"均获改善,故午后头痛逐渐缓解和消失。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 [单选题]鼻咽部的淋巴先回流至
  • 正确答案 :C
  • 咽后淋巴结


  • [单选题]受噪声损害最早、最明显的听阈是
  • 正确答案 :C
  • 4000Hz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咽部不适,异物梗阻感10余年,干咳,晨起刷牙恶心。检查: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下咽喉部未见新生物,颈部无包块及压痛,在诊断为“慢性咽炎”时,不需相鉴别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C
  • 慢性中耳炎

  • 解析:临床上诊断慢性咽炎时常应与慢性胃炎、早期食管癌、食管炎、咽异感症和茎突过长综合征鉴别,但慢性中耳炎不会引起题干信息中的症状和体征,故正确答案为C。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神经内科学(中级)[代码:308]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普通外科(中级)[代码:317]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儿科学(中级)[代码:332]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级)[代码:355] 口腔正畸学(中级)[代码:357]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疾病控制(中级)[代码:361]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