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五脏分阴阳,肺的阴阳属性是
  • 正确答案 :B
  • 阳中之阴


  •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少火会( )
  • 正确答案 :B
  • 生气


  •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主治寒实腹痛,所见发热症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D
  • 寒实内结,阳气郁滞,营卫失调


  • [单选题]妇人转胞不得溺,证属
  • 正确答案 :C
  • 肾阳不足,气化不行


  • [单选题]大头瘟头面红肿疼痛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D
  • 肺胃热毒上攻头面


  • [单选题]身热夜甚,烦躁不安,夜不能寐,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绛,治宜( )
  • 正确答案 :D
  • 导赤清心汤


  • [单选题]既能够治疗蛔虫、蛲虫证,又善疗小儿疳疾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使君子

  •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杏苏散的组成药物
  • 正确答案 :C
  • 荆芥、防风

  • 解析:杏苏散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凉燥伤肺,营卫受邪所致。治当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方中苏叶疏散风寒,发汗解表,宣利肺气,使燥邪从外而散;肺气上逆,以杏仁降肺止咳化痰,与苏叶相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宣降气机,共为君药。肺气不宣,以桔梗宣利肺气止咳,助苏叶以宣开肺气;前胡疏散风寒,降气化痰,助杏仁降肺止咳化痰;肺气不利,以枳壳宽胸理气;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橘皮理气化痰燥湿;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痰生之源;生姜助苏叶解表散风寒,共为臣药。大枣、甘草补益肺气,与生姜相配,调和营卫,通行津液,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疏散风寒,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之效。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普济清毒饮


  • [单选题]“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
  • 正确答案 :E
  • 从容和缓,不徐不疾

  • 解析: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一)胃——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和营养状况的优劣 特点:徐和、从容、软滑 (二)神——脉搏有力是有神的标志 特点: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三)根——脉之有根关系到肾 特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单选题]培养儿童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是
  • 正确答案 :A
  • 2~3岁

  • 解析:该题为记忆题。

  • [单选题]足太阴经的"根"是
  • 正确答案 :C
  • 隐白

  • 解析:[足三阴三阳的根与结.png]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为经气之所归。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而“根结”理论则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状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治疗远离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的道理。

  • [单选题]以下腧穴中主治舌强不语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通里

  • 解析:通里 络穴 定位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 ①心悸、怔忡等心病;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 [单选题]与申脉穴内外相对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B
  • 照海

  • 解析:照海 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定位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 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操作 直刺0.5~0.8寸。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关元穴的主治病症
  • 正确答案 :E
  • 癫狂病

  • 解析:癫狂

  • [单选题]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穴位是( )
  • 正确答案 :A
  • 风府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口腔医学(中级)[代码:353] 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