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题目: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132560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 )。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该企业若改正自己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做?(C D )
立即选派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让该统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多选题]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加中间投入
生产法增加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
解析:解析:c项,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问投入;D项,增加值不能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而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
[单选题]某机构对农场进行某方面的调查,但农场很多,而且规模大小相差很大,因此此机构调查中就使规模大的农场入样概率大一些,而使规模较小的农场入样概率小一些,以提高 统计效率。调查中此机构调查采取的抽样技术是( )。
与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解析:解析:与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人样概率不相等的抽样技术。如果一个总体中,每个单位的大小或规模变化很大,而且这大小是已知的,这样就可以在抽样中采用这些信息,以提高统计效率。
[单选题]依照《统计法》,政府统计调查方法的主体是( )。
经常性抽样调查
解析:《统计法》第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多选题](题干)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5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6.12亿元和2006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92亿 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1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员受到了处罚。请回答: 在此案例中该镇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虚报统计资料
拒报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