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解析: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是-对多关系,-般来说,-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计算机存储空间是向量式的存储结构,但数据的存储结构可以是线性结构(顺序结构),也可以是非线性结构(链式结构),现在计算机的存储结构往往是非线性(链式)的;利用数组既可以处理线性结构,也可以处理非线性结构,比如二叉树,可以使用数组来保存,可以使用数组来解决二叉树中数据处理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类型修饰符unsigned修饰( )是错误的。
char
解析:解析:没有unsigned char这种数据类型。
[单选题]下面关于类及其修饰符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bstract方法必须在abstract类中声明,但abstract类定义中可以没有abstract方法
解析:解析:Java程序中,用abstract说明的类是抽象类。这种类必须被继承,而且它本身并不实现任何实际操作,不能用它来实例化一个对象。从抽象类直接生成对象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选项A错误。而用final说明的类不能有子类,即该类不能被继承。Abstract和final是相对的,同时用来修饰一个类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选项B和C也是错误的。对于选项D,因为一个类如果包含一个抽象方法就必须将该类声明为抽象类,而一个抽象类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抽象方法,所以选项D正确。
[单选题]有以下程序 int f(int b[] [4]) { int i,j,s=0; for(j=0; j4; j++) { i=j; if (i>2) i=3-j; s+=b[i] [j]; } return s; } main ( ) { int a[4] [4] ={{1,2,3,4}, {0,2,4,6}, {3,6,9,12), {3,2,1,0}}; print f ( "%d\n" , f(a)); }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16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初值和对;维数组元素的引用。分析程序可知,函数f()中的for循环作用,是将数组前三行中的对角线上的元素,即b[0][0]、b[1][1],b[2][2]和第一行的第四列元素即b[0][3]累加到变量s中,然后将s的值返回。在主函数中首先定义了一个4行4列的二维数组,接着通过输出语句输出函数f(a)的返回值。调用f(a)的返回值为a[0][0]+a[1][1]+a[2][2]+a[0][3]=1+2+9+4=16。所以,4个选项中选项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