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某建设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实际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建设投资加建设期利息中的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 问题: (1)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额。 (2)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计算第3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项目的建设投资、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分别变动±5%、±10%、±15%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的计算结果见表1-9。根据该表的数据列式计算各因素的敏感度系数,并对3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 [YJZJ01_1003_23.gif] (5)根据表1-9中的数据绘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
解析:[解题思路](1)在计算建设期利息基础上,确定固定资产原值,进而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2)根据项目运营期、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3)根据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计算总成本费用,特别注意根据背景资料,第8年已没有无形资产摊销费。(4)利用敏感度系数公式: [YJZJ01_1003_24.gif] 式中:△F/F——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A/A——不确定因素F发生△F变化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计算各因素的敏感度系数,并根据敏感度系数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表示因素对项目的敏感性是由强到弱排序。(5)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