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不破坏红细胞的前提下,下列哪个因素的变化对红细胞凝集强度影响不大
  • 正确答案 :A
  • 渗透压

  • 解析: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抗原抗体的浓度、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

  • [单选题]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D
  • 造血干细胞

  • 解析: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

  • [单选题]在口服抗凝药的起始阶段,首先迅速减低的凝血因子是
  • 正确答案 :B
  • FⅦ

  • 解析:在口服抗凝药的起始阶段,首先是半衰期短的因子Ⅶ活性迅速减低,随后才是因子Ⅹ和Ⅱ的活性减低。

  • [单选题]影响沉淀试验的因素包括
  • 正确答案 :D
  • 以上三项

  • 解析:抗原抗体的比例、溶液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均影响抗原抗体反应。

  • [单选题]下列常规不需要做药敏试验的是哪些菌
  • 正确答案 :A
  • 弯曲菌

  • 解析:弯曲菌没有标准的药敏试验方法。

  • [单选题]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网织红细胞减少

  •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增生,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加速,出现各种幼稚红细胞。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点彩红细胞是红细胞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变性沉淀而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增多。

  • [单选题]沙门菌属分类的依据是
  • 正确答案 :C
  • 抗原构造

  • 解析:沙门菌属根据抗原构造将含有相同抗原组分的归为一个组,共分为42个组。

  • [单选题]造成血涂片太薄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推片太慢


  • [单选题]O型血血清中的抗体以
  • 正确答案 :A
  • IgG为主

  • 解析:ABO血型常见抗体为两种即IgM和IgG。IgM又称完全抗体或盐水抗体;IgG又称免疫性抗体或不完全抗体。A、B型血中抗体主要为IgM,而O型血中抗体以IgG为主。

  • [单选题]配制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时,起到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的物质为
  • 正确答案 :D
  • 草酸铵

  • 解析:在配制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时,甘油可防止乙醇和液体挥发,乙醇可保护嗜酸性粒细胞,伊红可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EDTA起抗凝作用,草酸铵起到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的作用。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呼吸内科学(中级)[代码:305]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